静电纺丝法制备柔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性能研究【毕业论文】.docVIP

静电纺丝法制备柔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性能研究【毕业论文】.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致谢 致谢 本论文是在李勇进教授和赵丽萍副教授的悉心教导下完成的。三年来,无论在学习上 还是在生活上,两位导师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我向两位导师表示由衷 的感谢。两位导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 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优秀品格,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给我树立了一个 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榜样。他们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思考能力和善于把握科学前 沿的洞察力,将对我今后工作产生深深的影响。在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他们不仅在学习 上给予了我认真的指导,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道理,并且在生活上也 给予了我极大的关心和帮助! 感谢高分子工程与物理课题组由吉春老师、董文勇老师、王莲老师、曹肖君老师、梁 媛媛老师及其他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 感谢本组的邢晨阳、水晓雪、张双双、邱继善、赵蒙蒙、蔡宇航、唐彦春、陈周丽、 马培、王亨缇、何美锋、陆凯、戴永旭、金明月、朱豫、曾蒙蒙、任方璐、叶丽军、吴涛、 郑鑫、林传信、叶翠翠、王艳媛、张俊情、赵婧馨等同学在学习与工作中给予的无私帮助! 感谢学院所有老师在学习与生活中给予的关心与帮助!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给予论文的资助。 感谢一直关心与支持我的朋友们!特别感谢寝室的兄弟杨铭、张志明和夏洪峰以及材 化学院 2012 级全体研究生同学。两年来,我们朝夕相处,共同进步,感谢你们给予我的 所有关心和帮助。同窗之谊,我将终生难忘! 感谢我的父母,给予我生命并竭尽全力给予了我接受教育的机会,养育之恩没齿难忘。 我的每一点成功和进步都离不开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最后,谨以此论文献给我的家人!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静电纺丝法制备柔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摘 要 轻、薄、柔性化是便携电子产品的重要发展趋势。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因其质量重和不 可弯折等缺点已经无法满足柔性电子设备对储能器件的要求。研制出更轻更薄且具有优异 可弯曲性能,同时具备高比功率、高能量密度、卓越的倍率性能的锂离子电池迫在眉睫。 电极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柔性电极材料的开发成为柔性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 之一。目前,柔性电极材料研究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材料 制备效率太低;2)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仍未达到传统锂离子电池水平,无法满足实际使用 的需要。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开创性地提出将静电纺丝技术和高温煅烧工艺两种方法相 结合来制备柔性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不仅大大提高材料的制备效率,而且获得了具有优 异电化学性能和良好弯曲性能的柔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一、MoO2/C 复合纳米纤维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利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同时结合高温煅烧工艺制备具有柔性的 MoO2/C 复合纳米纤维 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将柔性、碳包覆和纳米化等特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提高了 材料的导电性能和柔性,获得了良好电化学性能的柔性负极材料,为负极材料的设计提供 了新思路。在该负极材料中,1)纤维中的碳基体在电极中形成导电网络,提高电子的传 输效率;2)MoO2 颗粒呈纳米级均匀分散在碳基体中,促进电子/离子的传输效率,实现 MoO2 的储锂机理向转换反应机制转变,有效提高电池的比容量;3)纳米纤维网络的空隙, 为充放电过程中 MoO2 较大的体积变化,提供足够的缓冲空间,维持电极材料结构稳定, 提高循环稳定性。本论文还首次对这种纳米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此外,该负极材 料的一体化设计思路,无需任何粘结剂和导电剂,有效提高了活性物质的含量。 二、MWCNTs@MoO2/C 复合纳米纤维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为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柔性和电化学性能,将 MWCNTs 引入到复合材料体系中,利用 静电纺丝技术和高温煅烧工艺制备具有柔性的 MWCNTs@ MoO2/C 复合纳米纤维负极材 料。该负极材料将多壁碳纳米管、MoO2 和碳三者结合在一起,多壁碳纳米管充当芯, MoO2/C 的复合物充当外壳,形成新型的“纳米电缆”结构。多壁碳纳米管因其高的导电 性和优异的机械柔韧性能,不仅提高了电极材料的导电性能,而且使得材料的柔韧性能得 到了增强,同时提高锂离子的扩散速率和电极材料的利用效率。在保证材料柔性的前提下, I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静电纺丝法制备柔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通过控制高温煅烧工艺的条件,我们获得了活性物质 MoO2 负载量更高的负极材料,进一 步提高了电池的比容量。当 MWCNTs 相对于聚乙烯醇的含量为 4%时,在 50mA/g 的电流 密度下充放电 30 个循环后,电池比容量仍有 832.2mAh/g,较第二次充放电循环时的比容

文档评论(0)

万有引力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收集网上资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