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品分析21
石油产品分析 ;第二章 石油产品取样 ;二、液体石油产品分类
1.点样:从油罐内规定位置或在泵送操作期间按规定时间从管线中采取的试样。
⑴表面样
⑵顶部样
⑶上部样
⑷中部样
⑸下部样
⑹底部样
⑺出品液面样;2.代表性试样:试样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取样总体的平均特性相同的试样。
⑴组合样:按规定比例合并若干个点样,用以代表整个油品性质的试样。
⑵全层样:取样器在一个方向上通过整体液面,使其充满约3/4液体时所取试样。
⑶將取样器从油品顶部降落到底部,然后用相同速度提升到油品顶部,提出液面时取样器应充满约3/4时的试样。
;三、试样要求;四、采样方法;第三章 油品基本理化性能分析;⑵ 相对密度:油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用符号
表示,无量纲,由于因水在4℃时密度为1g/cm3,因此液体石油产品的相对密度与标准密度在数值上相等。
欧美??国采用15.6℃作为油品和纯水的规定温度,用 表示。
比重指数(欧美各国常用比重指数表示油品密度)也称600F API度,简称API度。 ;⑶不同密度之间的换算
标准密度(ρ20)与相对密度
API度与 之间的换算:
相对密度 与 之间的换算:
可以从表2-4中查得。 ;2.油品密度与组成的关系
同一原油的不同馏分油,随其沸点升高,密度增大。
相同碳数的不同烃类,芳香烃的密度最大,环烷烃次之,正构烷烃最小。
分子中环数越多,其密度越大。
同样馏程的石油馏分,含芳香烃多的馏分密度大于含烷烃多的馏分的密度。;3.测定密度的意义;⑵密度是某些油料的质量指标;
对燃料油而言,油箱大小一定的条件下,油密度越大,装入的燃料量越多。
⑶密度与油品的元素组成和化学组成有关;
碳原子数相同的情况下:芳香烃环烷烃烷烃,含胶质,沥青质多的石油产品密度大。
⑷根据油品密度可初步鉴别油料的种类;
⑸从对同一种油品密度历次测定结果,可以了解油品的质量变化。
;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⑵ 测定步骤
①安排好试验仪器。
②将试油小心地沿壁倾入量筒中,调好试验温度(18~90 ℃,高挥发试样(如石油醚)冷却到2℃,或更低的温度测定)。
③将选好的清洁、干燥的密度计小心放入搅拌均匀的试样中,注意液面以上的密度计杆管浸湿不得超过两个最小分度值,待其稳定后,按弯月面上缘读数。
④同时测量试样温度(温度读准至0.2℃)。
⑤将密度计在量筒中轻轻转动一下,再放开按2、3要求再测一次。
3. 根据测得温度和视密度,由《石油计量换算表》中查得试样的20℃密度。
;一、测定粘度的意义
1.粘度表示方法
⑴动力粘度 内摩擦系数(即液体的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η
⑵运动粘度 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密度之比。“vt” mm2/s
⑶恩氏粘度 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从恩氏粘度计中流出200mL,所需要的时间与该粘度计的水值之比。用符号ΟE表示。;恩氏粘度计 ;2.影响油品粘度的因素
⑴油品粘度与组成的关系
密度↑ 沸点或烃类分子量↑ 粘度↑。
当烃类分子量相近时,其粘度 烷烃芳香烃环烷烃
⑵粘度与压力的关系
当压力低于4.0MPa时,压力对液体油品粘度的影响不大,可以忽略。
当压力高于4.0MPa时,粘度随压力增加而逐渐增加,在高压下显著增大。
⑶油品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油品温度↑ 粘度↓ (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称为粘温性能)。;油品的黏温性:指油品的黏度随温度的变化的性质。
发动机油在高温工作时,能保持一定的黏度,以形成足够厚度的油膜,确保润滑效果;而在低温工作时,黏度又不至变得太大,以维持一定的流动性,使发动机低温时容易起动和减小零件的磨损。
评价油品粘温性质的指标有:粘度比和粘度指数。
① 粘度比:通常用50℃和100℃时的运动粘度表示。比值越小,油品的粘温性越好。
;黏度指数的概念用图7-3作具体说明 把试油与在100℃和试油黏度相同,但黏温相性截然不同(高标准油VI =100;低标准油VI =0)的两种标准油对比,试油在40℃时的运动黏度越接近高标准油,则黏度指数;黏度指数越高,即黏温性越好。对于黏度指数小于100的润滑油,黏度指数按下式计算:
VI——黏度指数;
L——黏度指数为0的低标准油在40℃时的运动黏度(该种油在100℃时的运动黏度与试油相同);
U——试油在40℃时的运动黏度;
H——黏度指数为100的高标准油在40℃时的运动黏度(该种油在100℃时的运动黏度与与试油相同)。
;3.粘度测定意义
①润滑油大部分牌号是由运动粘度的平均值来决定的。
对轻质润滑油 50℃时粘度
对重质润滑油 100℃时粘度
②粘度是润滑油使用的主要依据
粘度过小易被挤出用油部位,无法形成一定厚度的油膜。粘度过大增大机械磨损。
③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