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妆品皮炎的分类及常见过敏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化妆品皮炎的分类及常见过敏原
延边大学临床学院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 133000
摘要:化妆品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本文就对化妆品皮炎的分类及常见过敏原做一个综述。
关键字:化妆品皮炎;过敏原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的使用也日益广泛,随之而来的化妆品皮炎的发病率最近也显著升高,困扰的广大爱美人士。化妆品皮炎是指由化妆品引起的皮肤损害,在青年女性中发病率颇为高。本文就化妆品皮炎的分类以及常见过敏原作一综述。
1.化妆品皮炎的概念及分类
广义的化妆品皮炎包括因使用化妆品引起的所有皮肤改变。如化妆品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化妆品光敏感性皮炎,色素性化妆品皮炎,化妆品痤疮,化妆品毛发损害和化妆品甲损害等。狭义的化妆品皮炎仅指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和化妆品刺激性皮炎,通常所说化妆品过敏指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cosmetic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CACD)。一般来讲,化妆品对绝大多数使用者是安全的。任何一种正规的化妆品上市之前,都要经过安全性、质量控制等一系列产品检测试验。但尽管如此,少部分人仍对某些化妆品过敏。
1.1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ICD)
ICD是一种非免疫、非特异性的皮肤炎症,只要皮肤接触物本身具有强烈刺激性(如强酸,强碱),任何人接触该物质均可发病。而某些物质虽然浓度小,但是长期反复接触也导致ICD[1]。
1.2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
ACD是有T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为典型的IV型超敏反应[2]。其皮肤接触物作为过敏原本身没有刺激性,多数人接触后不发病,只有对该过敏原过敏的少部分人才发病。一般ACD的致敏原是分子量相对较小的半抗原[3],当这类半抗原与皮肤表皮细胞膜的载体蛋白结合形成完全抗原,之后朗格汉斯细胞呈递抗原给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向全身散播,这一过程称为诱导期。当致敏后的个体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则产生更加迅速且明显的炎症反应叫激发期。
1.3化妆品光感性皮炎
指用化妆品后,又经过光照而引起的皮肤炎症性改变,它是化妆品中的光感物质引起的皮肤粘膜的光毒反应或光变态反应[4]。皮肤光斑贴试验是诊断化妆品光感性皮炎的重要依据[5]
2.导致化妆品皮炎的常见过敏原
2.1香料
香料(fragrance)是一种能被嗅觉嗅出香气或味觉尝出香味的物质,广泛存在于化妆品、调味剂、清洁剂、药物以及多种生活用品中。在所有常规过敏原检测试验中,香料过敏原是阳性率最高的斑贴试验之一,香料过敏的高发性具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许多香料是强过敏原,其二是它无处不在,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接触存在于香皂,化妆品,洗发水,日化用品中的香料。据北美接触性皮炎协作组(NACDG)报道,北美地区的香料混合物FM-1的阳性率为9.1%,秘鲁香脂的阳性率为10.6%。这两类过敏原通常用来筛查患者是否对香料过敏。世界范围内芳香混合物斑贴试验阳性反应发生率有升高趋势[8]。丹麦由1985- 1986年的4.1%升至1997- 1998年的9.9%。在新加坡,1984- 1985年芳香混合物阳性率为8.4%,而1986- 1990年则为13.3%。美国在1979- 1980年芳香混合物阳性率为7%,1992- 1994年升至11.4%,1994-1996年升至14%,1996- 1998年的阳性率则为11.7%[9]。
2.1.1秘鲁香脂
秘鲁香脂是一种粘稠的液体,是从中南美洲冷杉树皮的渗出物制备而的提取物,其成分复杂,包含着许多过敏原,如乙酸苄酯,苯甲醇,肉桂醛,肉桂醇,丁子香酚,异丁子香酚等。目前,秘鲁香脂仍然是欧洲标准变应原系列中的香料变应原,约可以检测出50%的香料过敏的患者。近期的研究显示,整体人群秘鲁香脂斑贴阳性率为1%~2%。焦红和关蕾等人在广州和南京地区的斑贴试验显示秘鲁香脂的阳性率为4.96%[10]。
2.1.2肉桂醛、肉桂酸、肉桂醇
这些常见香料是日常生活中相当常见的过敏原。肉桂醛、肉桂醇常用作调味品或香料,可用于饮料,口香糖,漱口水,肥皂,牙膏。鉴于其致敏性,国际香料研究联盟(IFRA)建议肉桂醇作为香料添加剂浓度应低于4%,肉桂醛浓度应低于0.5%。朱晓敏等人的斑贴试验显示肉桂醛和肉桂醇的阳性率均为5.77%[11]。
2.2防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