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肿瘤脊柱肿瘤.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脊柱肿瘤脊柱肿瘤

脊柱肿瘤 北京积水潭医院 屈辉 徐黎 原发肿瘤少见,解剖位置特殊,具有特殊的流行病学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图1 脊柱肿瘤构成类别 原发良性肿瘤:骨软骨瘤、骨血管瘤、骨母细胞瘤、骨巨细胞瘤、软骨瘤、神经纤维瘤、骨样骨瘤、软骨母细胞瘤、神经鞘瘤…… 肿瘤样病变:嗜酸性肉芽肿、动脉瘤样骨囊肿、纤维异常增殖症、孤立性骨囊肿…… 原发恶性肿瘤:脊索瘤、骨肉瘤、软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 转移性肿瘤: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肾癌、甲状腺癌、胃肠道肿瘤、妇科肿瘤、黑色素瘤…… 表1 脊柱肿瘤临床特点鉴别 原发性肿瘤 转移性肿瘤 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恶性肿瘤 发病率 约占20%左右 约占20%左右 ﹥50% 年龄 小,青少年多见 较大,成人多见 大,老年人多见 症状 局部症状轻微,变化不明显,无全身症状 局部症状重,进行性加重,可有全身症状 局部症状重,进行性加重,有全身症状 病程 较长 平均19.3个月 较短 平均10.4个月 短 平均1~2个月 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平片:简便、低廉、直观,有效提供病灶数量、骨破坏、钙化、骨化、椎体形态、椎间隙改变等信息。常规首选。 CT扫描:密度分别率高,避免前后重叠,在显示病变密度、强化特点、范围、软组织肿块等方面有明显优势;螺旋CT扫描可进行各角度重建,有助于清楚地显示病灶本身、与邻近结构的关系;CT灌注扫描可动态观察肿瘤强化过程,用于判断病变性质、估计病变的分级分期、评价疗效等。主要方法。 MR检查:组织分别率高,对髓腔信号变化敏感,更有效地观察肿瘤范围、病灶内部结构、与邻近结构的关系;MR灌注、弥散成像、频谱分析对定性诊断有帮助。重要补充方法。 放射性核素显像:敏感,主要用于寻找病灶,少数组织特异性摄取的示踪剂可进行定性诊断。 血管造影:显示病变的供血血管,有助于制定手术方法、进行术前栓塞。 图2 脊柱肿瘤影像学检查步骤 图2 脊柱肿瘤诊断分析要点 表2 脊柱肿瘤影像学特征鉴别 原发性肿瘤 转移性肿瘤 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恶性肿瘤 病灶位置 附件(血管瘤、巨细胞瘤、嗜酸性肉芽肿除外) 椎体 椎体 数量 单发 单发/多发 多发 形态 类圆形/分叶形 不规则 不规则 破坏方式 膨胀性地图样(血管瘤除外) 虫噬样 穿凿样 虫噬样 边界 锐利/硬化(巨细胞瘤除外) 模糊 模糊/锐利 强化特点 均匀 不均匀 不均匀 软组织肿块 少见 多见 多见 范围 多不侵犯邻近椎体和肋骨 可侵犯邻近椎体和肋骨 可侵犯邻近椎体和肋骨 脊柱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血管瘤 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女性﹥男性,多无症状偶然发现;脊柱各段均可发生,胸椎﹥腰椎﹥颈椎﹥骶椎; 多为单发,少数多发; 病灶位于椎体,少数可侵犯附件; X线平片—“栅栏样”或“灯心绒样”,CT—“圆点花布样”, MRI—T1WI及T2WI斑点样高信号,有强化 骨母细胞瘤 好发于10~25岁,男性﹥女性,局部轻度疼痛,无夜间痛,水杨酸制剂不能缓解; 胸椎和腰椎多见; 单发; 病灶位于椎弓,可累及椎体后部; 边界清楚的膨胀性破坏,边缘硬化,内部斑点样钙化或骨化,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周围弥漫骨髓和软组织水肿,可有强化; 边缘模糊、内部骨化影减少或模糊、软组织肿块提示恶变 巨细胞瘤 20~40岁多见,女性﹥男性,局部疼痛、酸胀和神经症状; 骶椎多见; 单发; 病灶位于椎体,易侵犯椎旁组织,骶椎病变位于骶骨上部,可越过骶髂关节; 膨胀性骨破坏,边缘模糊,表面有薄层骨包壳,内部呈强化明显的实性成分,可有囊变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动脉瘤样骨囊肿 好发于10岁~20岁,男女无明显差异,局部疼痛、酸胀和神经症状; 胸椎和腰椎多见; 单发,少数可累及邻近椎体; 病灶位于附件,可累及椎体; “皂泡样”骨破坏,边缘锐利或硬化,可见骨嵴和骨样分隔,晚期进行性骨化并自愈,内部见多发大小不等的囊腔和液-液平面,囊壁光滑、强化明显,MRI可见新旧不等的出血灶 嗜酸性肉芽肿 好发于5~15岁,男性多见,局部疼痛、畸形,服用非类固醇镇痛剂可缓解,血嗜酸细胞增高、血沉加快或正常; 胸椎、腰椎多见; 多数单发,可多发; 病灶位于椎体; X线平片—“扁平椎”,周边可有硬化,MRI示T1WI均匀低信号、T2WI均匀高信号,周围弥漫骨髓和软组织水肿; 脊柱原发恶性肿瘤 脊索瘤 好发于40~70岁,男性﹥女性,局部疼痛和神经症状; 骶骨和枕骨斜坡常见; 单发,可侵犯多个椎体; 广泛性溶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内可见残留骨、钙化和大片液化坏死区,MRI信号不均匀,有强化,椎间隙正常; 骨髓瘤 分为孤立性和多发性两类,好发于40~70岁,男性﹥女性,全身疼痛、贫血、肾功能异常,本-周蛋白尿、骨髓异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vshoulrengb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