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docVIP

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针刺;艾灸;产后尿潴留   中图分类号:R714.64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17.02.034   产后尿潴留(PUR)多指产后6~8 h出现膀胱内有尿液而不能自行排出或排尿不?常?经彩超或留置导尿测膀胱内残余尿量100 ml。PUR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可引起膀胱功能和子宫收缩功能异常、泌尿道感染及产后出血等,同时不利于产后乳汁分泌,影响母乳喂养[1]。中医理论认为PUR属于“癃闭”范畴,多为产后脉络受损、气机逆乱、气滞血瘀引起膀胱气化不利所致。临床上对于PUR需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本研究探讨针刺配合艾灸治疗PUR,取得令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PUR患者共90例,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癃闭”及《中医妇科学》中“产后小便不通”的标准[2]。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三组,其中A组30例,年龄20~39岁,平均(27.25±3.41)岁;经产妇10例,初产妇20例;剖宫产9例,阴道分娩21例(助产5例,自然分娩16例)。B组30例,年龄18~38岁,平均(27.33±2.96)岁;经产妇9例,初产妇21例;剖宫产9例,阴道分娩21例(助产4例,自然分娩17例)。对照组30例,年龄19~39岁,平均(27.08±3.35)岁;经产妇10例,初产妇20例;剖宫产10例,阴道分娩20例(助产6例,自然分娩14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A组在双侧阴陵泉穴直刺,在关元、中极、双侧水道穴、双侧归来穴平刺加电针20 min,同时在关元穴、双侧足三里穴进行艾条灸20 min,治疗结束后嘱患者排尿。B组在双侧膀胱俞穴直刺,在秩边穴向水道穴方向透刺,得气后出针;然后在中极穴斜刺,针尖向下,在双侧三阴交穴直刺,留针20 min,同时在关元穴行艾条灸20 min,每隔5 min对三阴交穴行针1次,治疗结束后嘱患者排尿。对照组使用热水袋热敷膀胱区15 min,同时取20 ml开塞露塞入患者肛门后,捏紧开塞露外壳使其形成负压后拔出,保留12~15 min后,叮嘱患者下床蹲坐排尿。   1.3疗效评价   治疗2 d后评价疗效。痊愈:病人能自动排尿,排尿功能稳定,排尿次数正常,残余尿10 ml;好转:病人能自动排尿,但排尿功能不稳定,排尿次数增多,膀胱内残余尿≥10 ml;无效:病人仍不能自动排尿,借助导尿管等其他方法排尿。以痊愈加好转计算治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AKx-D〗±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分组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结果   2.1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A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组和B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三组残余尿量比较   经治疗2 d后,A组残余尿量为(28.36±5.12)ml,B组为(30.17±4.82)ml,对照组为(84.71±11.52)ml。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6.70,P0.05)。   3讨论   PUR发病率为1.7%~17.9%,是阴道分娩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原因有很多,包括麻醉造成中枢抑制、膀胱或盆腔神经丛在分娩中受压、分娩引起盆底神经肌肉和(或)耻骨宫颈筋膜撕裂损害、产后盆腔内淤血及产妇体力消耗过大等[4]。我国传统医学中PUR属于癃闭范畴,其病位在膀胱,并与肺、脾、肾、三焦有关,《素问》中曰:“旁观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燕,气化则能出矣”“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认为小便通畅有赖于膀胱气化,而产后妇女素体虚弱、肺气不足,或产时劳力气伤、脾肺气虚,致膀胱气化不利、三焦通调水道失司[5]。   温通闭阻经络、化气行水、补虚扶弱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既往研究表明利用针刺结合艾灸的方法治疗产后尿潴留能取得较好效果,吴艳荣等[6]取曲骨、中极、关元、水道针刺,根据患者胖瘦程度行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同时取纯艾条点燃后放入艾箱,置于小腹部施灸,结果总有效率达91.67%(55/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93%(41/54);洪媚等人[7]选取关元、中极、水道、膀胱俞、秩边、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进行针刺,之后在针刺处拔罐,结合艾箱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3.4%(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本研究中A组患者首先给予双侧阴陵泉穴直刺,在关元、中极、双侧水道穴、双侧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