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笼屋板房高温逼人政府高官冷眼旁观-香港社区组织协会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 「籠屋板房高溫逼人 政府高官冷眼旁觀」 籠屋板房高溫調查 及 水電費調查發佈會 新聞稿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協)聯同籠屋板閒房居民公佈夏日天氣内,在各區板閒房内居民錄得的溫度情況,以及水電費超支情況調查。申訴籠屋板房高溫逼人,租金上漲、水電費飆升加上通脹造成經濟沉重負擔。今年政府各種政策及寬免措施,籠屋板房居民都未能受惠,繼續飽受高通脹、高租金、低收入、長工時等問題,更要面對空間狹小、高溫無風、衛生惡劣等慘況。批評特首及高官坐冷氣房冷眼旁觀籠屋板房居民的痛苦,強烈要求政府立即改善房屋政策,並協助居民捱過炎夏及經濟難關。 1. 高溫調查結果︰板房最高室溫38度,遠高於室外7度 本會於2010年7月尾在各區籠屋板房居民在家中放置溫度計,包括:深水埗、旺角、大角咀、佐敦、觀塘、土瓜灣、上環、北角及灣仔等區域,記錄午後1時及晚上9時室內及室外的溫度。調查結果顯示,過去兩周内,天文臺錄得平均氣溫約在23-32度之間,且有超過半數的日子有降雨,但籠屋板房室內依然高溫逼人。各區在籠屋板閒房錄得的氣溫如下: 籠屋板房最高溫度平均最高溫度為34.8度,以深水埗區最高,為38度;室內室外最高溫差為7度,相比2009年統計,各區溫度都有所提升,可見籠屋板房愈來愈熱,有居民形容熱得猶如貼著太陽睡或如煨蕃薯。(詳情見附件一、二)。 籠屋板房有許多「特別設計」,使其比普通屋宇或溫外更加高溫逼人: 狹小:數十呎空間,除了睡覺吃飯,居民還要在房内煮飯、煲水; 無窗:大多位於單位中間籠屋板閒房沒有窗戶,欠缺空氣對流,又熱又焗; 街道熱氣:樓下餐廳的蒸氣直逼樓上住戶,籠屋板房居民日日被燻,無處可躲; 人多:數百呎單位住超過十人,甚至二十、三十人,在籠屋板房非常普遍,人多氣溫自然上升; 事實上,過去幾年曾發生籠屋居民中暑或熱死的情況,但政府依然拒絶加強監管籠屋板間房,無法保障居住者基本生存權利。不少居民熱到有家歸不得(熱到昏)、有床睡不得(木蝨咬)、有窗開不得(油煙大)。這些危害不但影響居民日常生活,同樣威脅身心、對家庭關係產生極大負面影響。 2. 暑期水電費狂升 社協近年調查顯示,籠屋板房租金不斷上升,呎價媲美豪宅,低收入戶及綜援戶都未能應付,然而,除租金昂貴外,居民更需額外邀交水電費用。高溫天氣下,居民無法避免增加水電費支出:不開風扇不能入睡、一天要沖很多次涼、洗衫次數大增。 本會訪問43位籠屋板房居民,發現居民暑期水電費急升,電費平均增幅近一倍,最高增幅達5倍,水費平均增幅67%,最高增幅達4倍。一般家庭在暑假平均邀交$240電費及$136水費(詳見附件三),以籠屋月入中位數$3650,以佔一般家庭收入近一成,令他們捉襟見肘的生活雪上加霜。 3. 房屋政策漠視基層 房屋局最近作房屋政策檢討及諮詢,然而其焦點在於協助市民自置居所議題,而忽視香港最基層的一群籠屋板房居民,多年來政府房屋政策未見改善,令籠屋板房問題長期難以解決。各項政策問題詳情如下: 3.1 公屋建屋供不應求,入息限額偏低 公屋輪候戶數目不斷上升,現時輪候戶數已超過13萬戶,然而房委會未來五年只興建7.5萬個公屋單位,每年1.5萬個單位實在遠不能滿足基層市民住屋需要。另外,現時公屋申請入息限額偏低,雖然民間不斷要求提高入息門檻,但房委會表示應將有限資源供給最有需要人士,但問題實際上是公屋建屋量嚴重不足,令一眾基層受苦。 3.2 歧視單身人士,編配額極少 房屋署於2005年9月推出非長者一人申請計分制,並限制每年編配額,令輪候人士不斷增加。現時輪候冊上已有超過50,000個非長者單身人士,然而每年編配額只有1500至2000個!令一群最有迫切需要的低收入或失業的露宿者、籠屋或板房居民上樓遙遙無期。 3.3居港要求限制新移民公屋申請 現時有近萬申請住戶因居港未滿七年,而受「配屋時需最少一半家庭成員居港滿七年」的政策影響,需輪候超過七年,其中更包括幾千名18歲以下兒童,被迫繼續蝸居籠屋板房,影響兒童身心發展及新移民融入社會。 3.4市區公屋申請限制 現時公屋政策規定只有老人才可以申請市區公屋,此舉令貧窮人士未能選擇市區公屋。居民往往因安置遠區公屋而面對失業、昂貴交通費而被迫放棄申請公屋的機會。 3.5《床位寓所條例》未能有效協助居民 於1998年實施的《床位寓所條例》,只管制十二伙或以上床位寓所的消防、衛生及安全,十二伙以下的板房無論環境如何也不管制,所以板房現時的居所設施、通風、消防設備及衛生等仍存在嚴重問題,但居民卻投訴無門。 4. 政策建議 長遠政策 作全港性房屋政策檢討及需求評估,每年最少興建30,000公屋單位; 4.2 增加單身公屋編配額及取消單身計分制; 4.3 修改《床位寓所條例》,擴闊管制範圍至五至十一伙板間房,以及居住面積、伙 數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