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漏天矿边坡
第四节 边坡稳定性分析 一、极限平衡法计算 1、滑动面为一平面时的计算 (1)无水压力情况 (2)有水压力情况 U1 U2 D H Z U2-水压力在滑动面上产生的浮力 U1-张性断裂面上的水压力 2、滑动面为折线时的计算 2、滑动面为折线时的计算 滑动面为折线的滑坡剖面示意图 按上述步骤依次计算至最后一段(n段),若 则边坡是稳定的 则边坡是不稳定的 说明:通过计算可知推力En在各段的情况,但在计算中,如果某段出现负值,则不再向下一段传递,即计算下一段时为0,这是因为滑坡岩体不能传递拉力,同样这样处理也是安全的。 二、工程地质类比法 此法也即经验法,是将拟建工程的坝基与已建工程类比,以确定其滑移面的抗剪强度指标。类比时必须全面地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及影响软弱结构面强度的各项因素,相似性愈高则愈能提出确切可靠的指标值。这样既可以吸取已建工程的经验,又节省勘察工作的投资和周期。一般在规模较小的中小型工程中经常采用这种方法。 三、赤平极射投影法 吴氏网 第五节 边坡灾害预测预报与防治 边坡变形破坏的防治应贯彻“以防为主,及时治理”的原则。 1.以防为主:指的是对不稳定结构类型的边坡预先采取措施,以防止变形;工程布置应尽量绕避严重不稳定边坡地段,或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案。 2.及时治理:指的是对已发生变形的边坡应及时采取治理措施,使之不再继续向破坏的方向发展,以保证工程顺利施工和安全使用。 为此要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查清边坡地段工程地质条件和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各项因素,并查明边坡变形破坏的边界条件和规模,目前所处的演化阶段等。 3.防治原则和依据 防治原则应以防为主,及时治理、并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及社会效应制订具体的整治方案。 边坡治理往往是社会环境综合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在防治中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边坡所处社会环境特征及其工程措施的社会效益 ②.边坡运行的管理水准 ③.边坡的环境效应 针对不同情况,边坡变形破坏的防治措施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支挡工程 支挡工程是改善边坡力学平衡条件,提高边坡抗滑力最常用的措施。主要有挡墙、抗滑桩、锚杆(索)和支撑工程等。 2、排水 边坡变形破坏常与水的作用有密切关系,故要采取措施排除边坡地段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消除或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作用。 3、减荷反压 这一方法在滑坡防治中应用较广。减荷的目的在于降低坡体的下滑力,其主要的方法是将滑坡体后缘的岩土体削去一部分或将较陡的边坡减缓。但是单纯的减荷往往不能起到阻滑的作用,最好与反压措施结合起来.即将减荷削下的土石堆于边坡或滑体前缘的阻滑部位,使之既起到降低下滑力,又增加抗滑力的良好效果。这种措施对防治推动式滑坡效果较好。 课外作业题: 课外作业题解答: h d * 二)滑坡的分类 1、按滑动面特征分: (a)均质滑坡;(b)顺层滑坡;(c)切层滑坡 2、按滑动性质分: (a)推移式滑坡;(b)平移式滑坡;(c)牵引式滑坡 (a) (b) (c) 三)滑坡滑动过程及识别 1、酝酿阶段或蠕动变形阶段 2、突变阶段或滑动破坏阶段 3、渐趋稳定阶段或压密稳定阶段 这一阶段通常历时较长,有的数年、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其过程中常伴随出现各种异常现象,如地下水动态异常、山坡坡脚土体出现挤压变形,及产生震感和响声等现象。此阶段滑动土体与母体(滑床)之间没有产生相对位移。 此阶段滑动土体与母体(滑床)之间产生相对位移。 此阶段滑动土体与母体(滑床)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但与剧烈滑动阶段相比则小得多。 (一)滑坡滑动的三个过程 滑坡发展过程 1、根据边坡的地貌形态 (1)簸箕形或圈椅形地貌 (2)在边坡高处的陡坡下部出现洼地、沼泽或其它负地形 (3)河段上局部边坡剖面呈现上陡、中缓和下陡的地貌 (4)双沟同源地形 (5)马刀树和醉汉林 (6)陡峭峡谷段出现缓坡地貌 注意:地貌地形的成因是很复杂的,在判断滑坡标志时,不能仅根据一点就判定是滑坡,要综合考虑。 (二)滑坡的识别 马刀树 曾经发生过滑坡的地段,其岩层或土体的类型、产状往往与周围未滑动斜坡有着明显的差异。与未滑动过的坡段相比,滑动过的岩层或土体通常层序上比较凌乱,结构上比较疏松。 2、地层依据: 3、地下水依据: 滑坡会破坏原始斜坡含水层的统一性,造成地下水流动路径、排泄地点的改变。当发现局部斜坡与整段斜坡上的泉水点、渗水带分布状况不协调,短时间内出现许多泉水或原有泉水突然干涸等情况时,可以结合其它证据判断是否有滑坡正在形成。 200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7359-2023微束分析 原子序数不小于11的元素能谱法定量分析.pdf
- 安捷伦1260操作规程.doc
- 2012新版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2 - 副本.doc VIP
- 中波广播发射技术解读.ppt
-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申报材料【优秀范文】.pdf VIP
-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试(MHT)结果与分析(20210607175638).pdf
-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饮食文化+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VIP
- 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实施方案.docx
- 教学计划(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