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适用学科 高中历史 适用年级 高中一年级
适用区域 岳麓版 课时时长 (分钟)60
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知识点
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简况、结果和影响;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口号、结果和历史意义。并且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甲午战争的背景和影响;
教学目标
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通过对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
争三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简况、结果和影响;
教学难点 关于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比较;中国近代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金田起义的原因、概况和太平天国兴衰的历程、纲领。并分析理解了太平天
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这一节课,将学习《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生要带着这样几个问题去学习这一课
1 .分析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
2 .甲午战争后,中国各阶层面对民族危机进行了哪些探索?
3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 .“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如何对其进行评价?
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带来哪些严重的危害?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 1 :中日甲午战争
1 .背景
①日本侵华野心由来已久,从明治天皇开始,日本逐渐形成了强占台湾岛 ,侵略朝鲜、夺取中国东北 ,占领全中国,
进而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
②朝鲜东学党起义是中日战争的导火线。
2 .经过
①1894 年 7 月,日本在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②日本在海上和陆上两个战场同时对华作战。1894 年,日军在旅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③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这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
等条约。
3 .影响
①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的赔款使国家财政
不堪重负。
②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沉重的危机。俄、德、法 “干涉还辽”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各国纷纷在中国划分
势力范围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③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进行了军事改革。
④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为挽救民族危机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救亡图存的斗争。
考点/易错点 2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 .义和团运动
①概况
A .19 世纪末,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洋教斗争汇集成了义和团运动,他们怀着朴素的爱国激情,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B .清政府无力镇压,只好“抚而用之”,义和团运动在中国北部迅速发展。
C .慈禧太后在逃亡西安的途中发出 “剿匪谕旨” ,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②意义: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
革运动。
2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目的:镇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维护帝国主义的侵略利益。
②经过
A .1900 年 6 月,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进犯北京。
B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和光绪帝在逃往西安途中任命李鸿章和奕劻与联军议和。
③结果及影响:1901 年,八国联军胁迫清政府签订了 《辛丑条约》,这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
约,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考点/易错点 3 :关于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是近代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运动;都以宗教作为发动、宣传和组织运动的主要手段,采取暴力斗争的
方式;规模和影响都很大;都暴露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都说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②不同点:从兴起的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选】《玩具》ppt《玩具》ppt.ppt
- 【精选】《环太平洋》:给男生的礼物《环太平洋》:给男生的礼物.doc
- 【精选】《环太平洋》曝人物海报 新西兰机甲战士亮相《环太平洋》曝人物海报 新西兰机甲战士亮相.doc
- 【精选】《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通用词推荐《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通用词推荐.pdf
- 【精选】《现代经济学》导论--续《现代经济学》导论--续.ppt
- 【精选】《现代西方法理学》一二部分整理《现代西方法理学》一二部分整理.doc
- 【精选】《现代软件工程》张泊平 02可行性分析《现代软件工程》张泊平 02可行性分析.ppt
- 【精选】《珍爱生命 安全出行》教学设计《珍爱生命 安全出行》教学设计.doc
- 【精选】《现场检查笔录》的制作技巧《现场检查笔录》的制作技巧.ppt
- 【精选】《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团日活动策划书《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团日活动策划书.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