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课件4诸子散文.ppt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章重点 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代表著作 《论语》散文的特点 《庄子》散文的特点 老子、孔子、墨子、孟子 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节 《论语》 一、孔子生平与思想 二、《论语》及其成书 三、《论语》的主要思想内 容 四、《论语》的文学特征 孔子的贡献 孔子的历史贡献是把他以前的中国思想文化的积累做了比较全面的清理总结,并传输给后代,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主要基础。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开私人授徒讲学之风。一生发愤忘食,乐人忘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一、孔子生平与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一)家庭背景 (二)少年时代 (三)收徒讲学 (四)从政仕鲁 (五)周游列国 (六)晚年生活 (一)家庭背景 没落的贵族家庭: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微子启。微子启卒,由弟微仲继位,大概就是传说中孔子的远祖。宋国与鲁国比邻。 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因为宫廷内讧被杀。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 孔子的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母亲颜徵在。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二)少年时代   (三)收徒讲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后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 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 孔子仕鲁,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 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想到晋国,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他先后整理和编订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并以诗书礼乐教育学生。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一、《论语》及其成书 《汉书·艺文志》: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1、《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全书共20章。 2、其作者是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 3、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 三、《论语》的主要思想 孔子讲学图 孔子思想体系图 例一:论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俭义),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例二:论孝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例三:论为人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谈治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贡问曰:“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何以谓之‘文(谥号)’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四、《论语》的文学特征 (一)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 (二)语言精炼平实,含蓄隽永,概括力强, 语句生动形象而富于哲理。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