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教学实录
《望天门山》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感悟诗境
教学过程:
一、知作者、解诗题
1、师:我们先来认一个字,甲骨文,认真看,仔细想,(课件“天”的甲骨文),这个字,下面是一个人的形状,其实是一个大字,上面圆圆的头,最早指的就是头顶,后来就形容很高很高,那古人认为很高很高的就是——
生:“天”
师:那个圆圆的头就成了一横(师板书:天)。
2、师:再看一个字,看清楚了,(课件“门”的甲骨文)
生:门
师:左边一扇,右边一扇,的确是一个“门”字。(师板书:门)
3、师:老师再加上一个字(师板书:山),汉字是表意的,那就根据这三个字,你们想想那叫天门山的山是怎样的?生:样子就像一扇门的,左边一座,右边一座,非常高耸的山。
师:说得好,就像你们说得这样,(出示“天门山”的图片)天门山在安徽两个县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颇有气势。所以叫天门山。
4、师:公元726年,唐代大诗人李白(板书:李白)乘船经过这儿,提笔写下了“望天门山”(师板书:望),什么叫望?
生:看
师:没错,找了一个近义词,那怎样的看才是望呢?咱们一块来看看“望”的古字(课件:望),你看,它的甲骨文非常传神,就像一个人,站在土堆上,抬起头,向远处看,这就是望,带着你们的理解去读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若没注意停顿)向远从看,“望”再来(生齐读课题)真好!
二、学生字、诵古诗
1、师:这李白的望天门山到底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翻到第84页,自由地反复读上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这是古诗,还要注意诗的节奏,读完了,还可以结合注释,再看看插图,想想它的意思。
生自由读古诗
2、师:读几遍了,反复读了,谁能够独自地、响亮的读读这首诗,咱们一起认真听,她是不是字字吐准了(指名读),评:(读得好)读得很流利,吐字也很准确,这两个字,你读的非常好,能带大家读读吗?
(读得不好)读的很认真,吐字也比较清楚。有两个词,谁能读读。
生:齐读词语
师:(课件:中断,至此回),中断,后鼻音,至,翘舌音,此,平舌音,来,这两个词,一起读。(生齐读)
3、师:好,就这样,字字吐准,是不是还能读出他的节奏,谁来试试,咱们一起来听,听他是怎么停顿的。
指名读
评:(读得好)声音真好听,真有当播音员的潜质。
(读得不好)读的很认真,能不能按这样的节奏试试。
师:同学们,听出来了吗,“天门/中断/楚江开”这叫223,同学们,读古诗啊,咱不能小跑,也不能快走,要慢一点,再慢一点,你跟着老师手势,来,第一句,开始
指名跟师手势读
师:有一点味道,来,后面三句,大家轻声的读,跟着老师的老手,注意跑到我手势前面去了啊!(生齐读)
4、师:老师也想读,行不行,这样吧,我和你们合作着读,老师读前4个字,你们读后3个字,试试看,(师生合作读),我们换一下,你们先来,我读后三个字,(师生合作读)
我们连起来把这首诗读一遍,老师给你们读题目,“望天门山,李白”(生齐读)
三、明诗义,悟诗情
(一)1、师:诗中有歌,诗中还有画,《望天门山》,一句一景,有人说它是连环画,这样请我们找开书,静静地默读这首诗,看看它每一句都写了什么景,用你的笔圈画出来(板书:景)
生边默读边画出景物
师:你都找到了哪景?
(没找全)有没有补充?再读读-----一句,(指名补充)
师:把你们的回答综合起来,就写了这些景(课件)“天门山、楚江、白帆、红日、青、绿、红、白、色彩艳丽”,这其他的景物不必多说,天门山课的开始,咱们也有了一个了解,这楚江,有同学知道吗?(指名说,生:读注释)
师:怎么知道的?(生:看注释)对看注释是对学习古诗非常有帮助的,你们看(课件),长江流过的古代的楚国这一段就叫楚江,那么楚江以北,是吴国的地段,流过的那叫吴江。
2、师:说到长江,这江水的气势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你有什么印象?
生:风号浪吼、惊涛骇浪……
师:说到好!我们都感觉到江的气势,作者就是从这气势不凡的天门山和楚江入手,第二句的碧水指的也是楚江,第三句的青山,指的也是(生接:天门山)三句,反复地从不同的角度写了天门山、楚江,最后一句,拉开视野,写了白帆和红日。
3、学习第一句
师:现在就让我们乘着小船,一起去感受一下天门山的景,去感受天门山雄伟的气势。(课件第一句)读(生齐读)从什么字,你感受到了那种气势?
(若找不到:师:哪些动词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种雄伟的气势?)
(若找到)生1:开
评:读古诗,很有感悟力
生2:(断)
师:真好!就让我们一起聚焦这个“断”字,什么叫“中断”?(生:从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