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三个和尚》微课程设计方案.doc

鲁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三个和尚》微课程设计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鲁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三个和尚》微课程设计方案

鲁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三个和尚》微课程设计方案 作者信息 姓 名   联系电话   所教学科 音乐 所教学段 小学 电子邮件   单位名称   微课程信息 主题名称 三个和尚 选题意图 (请在此处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来做微课程) 在现代生活中,动画片因为其丰富的表现内容、奇妙的想象与幻想、神奇的高科技表现手法,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它吸引着广大观众,尤其是少年儿童,成为儿童娱乐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其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包括动画片中的主题歌、插曲、音乐背景等,成为流传广泛的音乐佳作。 内容来源 (在此处注明选自哪本教材中的哪一部分或者其它出处) 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第册 适用对象 1.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 2.识别和记忆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 教学用途 □课前预习 □课中讲解或活动 □课后辅导 □其他 (请简要说明你将如何使用) 个□理论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 □技能训练型 □实验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 □情感感悟型 □其他 制作方式(可多选) □拍摄 □录屏 □演示文稿 □动画 □其他 预计时间 (不超过10分钟)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或选择) 教师播放器乐曲《三个和尚》,随着音乐发展变化,配乐讲《三个和尚》的故事片段。前奏部分:“从前,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主题音乐第一次响起:“一个小和尚,背着行李,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空无一人的寺庙,他兴高采烈地打扫、清理、收拾、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他安静地坐在佛像前念经,念着念着,他打起瞌睡来……”(2分钟) 引发学生兴趣,图片生动形象,给学生视觉上的满足和愉悦。 主题音乐第二次响起:“一个瘦和尚,背着行李,也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大大的寺庙里只有一个小和尚,他高兴地同小和尚打过招呼,也非常积极地打扫寺庙、清理佛堂、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两个和尚面对面地在佛像前打坐、念经起来??????”音乐到此为止。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哪个同学能给我们讲讲?”学生七嘴八舌纷纷补充后面的故事。(2分钟)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聆听器乐曲《三个和尚》,说说乐曲与前面的故事有什么关系。(1分钟) 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了解。 为什么乐曲的名字也叫《三个和尚》,聆听乐曲前奏。教师在各件打击乐器前示意前奏使用了哪种乐器,也可让学生随乐曲前奏在各打击乐器上做虚拟动作。(2分钟) 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 多媒体展示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示范敲击这几种打击乐器。(2分钟) 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堂鼓、小钹、木鱼的音色。 (请你从教学方法、案例选取、媒体选择、互动设计、技术细节等方面来说明你的设计亮点,以便其他教师更好地关注微课程的设计细节,不超过300字。) 这首乐曲运用乐器音色变化刻画不同人物形象,这种不改变旋律,改变音色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十分简朴有效,易为儿童接受。段落与段落衔接处,或是几声打击乐器的敲奏,或是一件独奏乐器简短的经过句,手法简洁,音乐流畅,浑然一体。全曲为带再现的‖AA‖‖BA‖二段体结构。板鼓由慢渐快的节奏和一声钹的敲击引出前奏,木鱼不紧不慢地由弱渐强,间或穿插几下钹声,一座高山上的寺庙由远而近出现在人们眼前,一声小锣的长音之后,坠胡演奏出一个滑奏的长音,把主题音乐引出:这段音乐节奏紧凑,情绪轻快,坠胡的音色轻巧、纤细,木鱼与钹穿插在其中与主奏乐器相映成趣,诙谐活泼,仿佛是小和尚连跑带跳、欢欢喜喜来到庙中,一切都那么新鲜美好。二胡演奏的这段音乐,音色稍暗,节奏舒缓,仿佛小和尚在寺庙中舒适安逸地唱经念佛。在短小的经过句之后,三弦由低向高的长音滑奏,引出主题音乐第二次再现。三弦演奏的主题音乐的第一段,仿佛是另一个和尚来到寺庙中,勤快地挑水的情形。二胡演奏第二段音乐,庸懒而平和,预示着潜在的危机。展开部,板鼓紧敲密击,二胡、扬琴等乐器演奏一段由二度音程反复构成的上行经过句,随着筝等其他乐器的加入,声部逐渐加厚,节奏越来越急促。一声锣响之后,笛子吹出由主题发展而来的问句,二胡与镗鼓等其他乐器齐奏作答,几次问答之后,乐句越来越短促,仿佛几个和尚互相推搡不愿挑水,争执不休。接着,在上方五度调上,坠胡在高音区奏出一段新的音乐因素,锣、钹点缀其中,反复两次之后,主题因素再一次出现,锣鼓点紧密,乐器齐奏,节奏加快,音量逐渐加强,一时之下情形紧急,形成全曲高潮,仿佛寺庙突然起火,众人争先恐后挑水救火。在三弦与坠胡齐奏下,主题音乐第三次再现,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乐器声部加厚,情绪更为舒展,最后乐曲在几声木鱼的敲击声中结束。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