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挖掘传统故事资源,培养文明小主人的时间与研究20176.docxVIP

案例挖掘传统故事资源,培养文明小主人的时间与研究20176.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案例挖掘传统故事资源,培养文明小主人的时间与研究20176

“故事妈妈”进课堂——家园共育讲述传统故事中教师指导策略的改进晨阳幼儿园张俏容背景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很有开发价值的资源宝库,其中中华经典的传统故事,更是可以作为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品德的优秀素材。因此我们教研组的科研研究重点就以挖掘中华传统故事资源为抓手,开展培养文明小主人的实践与研究。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课题的研究,同时与我园家教指导新课题相结合,我们采取了家园共育合作的方法。“故事妈妈进课堂”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活动。在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也发生了许多值得思考的案例,让我对如何更好地利用家长资源开展传统故事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二、案例描述片段一:把讲故事变成读故事浩浩妈妈拿出绘本《小兔乖乖》说:“小朋友们好,今天阿姨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乖乖》,你们要认真听哦。”随后,浩浩妈妈翻开绘本开始读。当读到狼把尾巴伸进小兔家时,很多幼儿害怕地用手捂着脸。不到三分钟,浩浩妈妈的故事就讲完了。浩浩妈妈问:“阿姨的故事讲完了,好听吗?”幼儿齐声回答:“好听,再讲一个吧。”在幼儿的要求下,浩浩妈妈又讲了《狼来了》的故事,可是没一会儿,一些幼儿就各自玩了起来,另外一些认真听的幼儿则一直喊:“好可怕呀。”场面变得有些混乱,故事讲不下去了。片段二:把讲故事变成学知识晨晨妈妈准备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并认真地制作了PPT。故事开始了,晨晨妈妈刚讲了几句,就开始播放青蛙的图片,告诉孩子青蛙的外形特征。接着,她还给大家展示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最后尾巴变短,身体变绿变成小青蛙。然后,多多妈妈又继续讲故事,当讲到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捉害虫时,她又告诉孩子青蛙是庄稼和人类的好朋友,大家要保护它,没一会儿,故事进入了尾声。片段三:把讲故事变成讲道理明明妈妈打开《孔融让梨》的图书,指着封面上的书名说:“孩子们,今天讲的故事叫《孔融让梨》,意思就是要把好吃的东西让给弟弟妹妹吃,记住了吗?”幼儿回答:“记住了。”明明妈妈又强调了一遍:“对,要懂得谦让和分享。”幼儿跟着重复:“要懂得谦让和分享。”这样反复几遍后,明明妈妈才继续讲故事。三、原因分析此次活动,作为教师的我只是把相关通知发给了家长,家长自由报名,自选故事内容,我并未对其做任何引导。从活动的发动情况来看,家长的参与热情很高,但我发现大多数家长对此次活动的目的理解有偏差。以下是我与浩浩妈妈的一段对话:浩浩妈妈:“老师,那个讲故事活动还可以报名吗?”教师:“可以呀,不过活动已经开始了,怎么现在才想报名啊?”浩浩妈妈:“女儿回家说佳佳的妈妈去讲故事了,她想我也去。我也觉得挺愧疚的,平时太忙了,没时间陪她,正好这次去给小朋友讲故事,让她高兴高兴。”? .很多家长都像浩浩妈妈一样,带着让孩子高兴一次的心理来参加活动。对于活动本身,家长认为只是单纯地讲一个故事,并没有考虑讲故事的意义和价值,也没有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去讲故事。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家长的问题主要有:1.故事内容选择不当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有限。当浩浩妈妈讲《狼来了》的故事时,一些幼儿做出了捂脸、叫喊的举动,体现了幼儿害怕的情绪。而幼儿在听故事时开小差的现象,说明了幼儿对故事情节不感兴趣,或者是对故事的排斥。在选择故事时,我们应选择内容正面、积极,情节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小班年龄特点的内容。2.讲读方式单一浩浩妈妈认为讲故事就是把故事读一遍,一本《狼来了》只花了三分钟就读完了。而这样单纯的讲述方式也很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一些幼儿因为没有兴趣就自己玩起来。小班幼儿处于直观行动思维阶段,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我们可以借助PPT、图片等资料边讲述边展示,帮助幼儿理解和想象。3.故事价值认识偏差传统故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怡情,幼儿在阅读故事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联系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家长往往能意识到故事对于幼儿认识、交往、情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价值,但却容易过于放大价值。比如片段二中,晨晨妈妈对绘本中青蛙外形和生活习性这个知识点过度拓展,希望幼儿能全方位地了解青蛙的特点,而忽略了故事的情感价值和体验,同时也影响了故事的连续性。在片段三中,明明妈妈一开始就直接点题且进行强化,把讲故事变成了说道理,语言过于成人化,反而让幼儿失去了兴趣。三、跟进策略在几个幼儿家长讲完故事后,我捕捉到他们在传统故事内容的选择和讲述方式上存在问题,于是我迅速采取了策略。一)从选故事开始1.推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