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开办始末.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开办始末

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开办始末*徐婉玲引言1914年10月,武英殿开设古物陈列所,公开展览清宫珍藏文物。古物陈列所的肇建,开民国初年博物馆之先河,创公共览古之新纪元,是近代中国博物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民初时期,古物陈列所通过举办文物展览、公布藏品目录、出版藏品图录等形式开放其所藏中国古代绘画,对当时中国画坛及其画风转变产生过重要影响,近来学者对此多有论述,如段勇的《古物陈?1?列所的兴衰及其历史地位述评》、杭春晓的《民初绘画资源的开放——古物陈列所的成立与民初中?2??3?国画》以及单国强的《古物陈列所筹建与开放》等。在论及古物陈列所绘画资源开放与中国画坛的关系时,上述学者均提及古物陈列所附设国画研究馆一事。再者,在近代著名国画大师黄宾虹、张大千和于非厂的艺术年表中均载有“担任北平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导师”一项,现代杰出画家陆鸿年、晏少翔、郭味蕖、田世光、俞致贞、石谷风等人的艺术年表中亦均载有“考入北平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一说。此外,晏少翔、郭味蕖、石谷风、陈荣寿、李树萱、赵世咸等人在多篇回忆文章中忆起其在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临摹书画的时光。*本文为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博物馆与认同之建构——以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为中心》(项目编号:12CH103)的研究成果之一。?1??2??3?载《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5期。载《中国美术馆》2005年第9期。载《20世纪北京绘画史》页78-82,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故宮博物院院刊2014年第5期?第175期016内容提要1937年4月,古物陈列所附设国画研究室(后更名为“国画研究院”及“国画研究馆”),聘请黄宾虹、张大千和于非厂等为导师,招收全国青年画家,入所临摹历代绘画。北平沦陷时期,国画研究馆在政局动荡中得以维持和发展,为伏居燕市的画家提供了静心习画的场所,也为这些画家日后绘画风格的形成及其学术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以档案文献及报刊资料为基础,梳理了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的几个重要发展历程,并探讨了古物陈列所绘画藏品的开放在辅助美术教育、艺术研究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与影响。关键词沦陷时期古物陈列所美术教育国画研究馆但因有关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的历史记忆一直封存于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院史档案之中,因此上述学者在谈及国画研究馆时,常一笔带过,或语焉不详。即使在当事者的学术年表和回忆文章中,某些记忆也因时隔久远,变得模糊甚至错误。因此,笔者以故宫博物院档案室所藏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档案为基础,对照民国报刊资料以及部分国画研究馆师生的相关文章,梳理分析国画研究馆的几个重要发展历程。论及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的开办,首先有必要简要梳理一下古物陈列所自开放以来在文物藏品开放方面所做的尝试和努力。1914年10月10日,古物陈列所在武英殿正式开幕,紫禁城太和、保和与中和三大殿亦于1915年正式对外开放。根据《古物陈列所游览规则》可知,参观者不得随意摄影及摹绘紫禁城各殿阁建筑,亦不得触摸、摹绘及拍摄陈列品。但因各国人士对于紫禁城建筑群及皇家收藏的高度关注,摹绘殿阁及特许文物研究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当时普遍的做法是,中外人士经由民国政府内务部核准转饬古物陈列所安排观摩和研究。在故宫博物院现藏古物陈列所有关档案中,保存了大量中外人士请求赴古物陈列所摹绘三大殿或考鉴文物的函件,其中包括1921年安特生顾问拟申请到古物陈列所拍摄陶器和铜器藏品、1923年燕京大学拟派工程师到古物陈列所拍摄三大殿以及1926年杨令茀请求摹绘历代帝王像等请求函。1924年10月,时任古物陈列所所长的杨乃庚认为,中外人士研究文物须经由内务部核准却无明文规定,“不足以示遵循而昭郑重”,且“好古者流未及周知”。为此,杨乃庚于1924年10月21日以“本所收藏各物品,不能尽情研讨,殊非提倡学术阐扬文化之道”为由,呈请内务部核准颁发特许考鉴古物办法。1924年12月20日,该呈文得到内务部礼俗司“尚属妥协,准如拟办理”的批复。根据内务部核准的《特许考鉴古物办法》规定,“中外人士为研究学术,经内务部特许者,得赴古物陈列所?1?考鉴古物”。但因规定严苛,程序繁琐,该规则施行两年来,除了各国使馆介绍画家和学者入所摹绘三大殿或考鉴古物外,国内无人申请。1926年10月,古物陈列所所长周肇祥以《特许考鉴古物办法》不足以昭示“提倡学术阐扬文化”为由,向内务部呈递《改订特许古物研究规则》,拟将武英殿西廊三间屋宇辟为特许研究室,且规定每?2?月二日和七日为特许研究日期。1927年10月5日,内务部抄发《修订特许古物研究规则》,该规则对于研究者、研究物品及研究时间作出了严格限制,且明确规定“研究物品,除现在陈列者外,亦得请求研究,但每人每次不得过二件,并须缴费一元”?3?。相比于《特许考鉴古物办法》,《修订特许古物研究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