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包裹体在斑岩型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包裹体在斑岩型铜矿床研究中的应用—以多宝山斑岩铜矿为例摘要:斑岩铜矿床的研究进展一直与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紧密相关。多宝山斑岩铜矿床是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嫩江县境内的典型斑岩矿床,通过对其流体包裹体研究,可知热液矿物之间的相互叠加改造现象不仅表现在青磐岩化带、钾化带和绢云母化带的相互关系上,也表现在同一蚀变期不同蚀变阶段生成的蚀变矿物上面。推断变异晕的中心就是矿液活动中心。多宝山地层是成矿物质的一个重要来源。关键词:斑岩铜矿;流体包裹体;多宝山1.流体包裹体及其特征1.1流体包裹体的定义矿物包裹体是矿物结晶生长过程中(或生成之后)捕获(或沿裂隙浸入)的成矿流体(或熔体),被图闭在主矿物品格缺陷、窝穴(或愈合的裂隙)中,至今尚在主矿物中封存并与主矿物有相界限的那—部分物质。关于流体包裹体的定义还应强调指出,在主矿物结晶生长过程中所捕获的成矿流体(或熔体)应该是均匀的。因此,本文用于年代学研究的流体包裹体样品.不包括矿物的微粒、碎屑、晶屑、岩屑等。如果本矿物捕获的成矿流体(或熔体)是饱和的流体,当温度、压力降低时即从中析出晶体,形成子矿物。同时流体相中游离出气体,在稳定的部位聚集成滚圆的气泡而形成气相。随着温度、压力下降,主矿物冷凝成固相,即成为流体包裹体的外壁,构成了包裹体与主矿物之间的相界限。因此也裹体在主矿物结晶生长过程中被捕获之后、便不受外来物质的影响。由此可见它是研究矿床形成条件、成矿机制和成矿作用时间的天然样品。1.2流体包裹体的特征自然界中天然矿物和人工合成的矿物中都普遍含有包裹体,但能为入们肉眼看到的则为数极少。绝大多数矿物中包裹体均100μm,然而最常见的是2—20μm。小包裹体在加热时不易破裂,表明具有很强的抗后期热事件干扰能力,它能够较好的记录捕获时的信息。样品中包裹体分布是不均匀的,在单位体积内包裹体的含量变化也是很大的。例如,在一个水晶体中,其乳白色根部含包裹体数量最多,而透明的顶部含也裹体最少。假定在1cm3的单位晶体中包裹体分布是均匀的,它的平均大小如下: 1mm仅有一个、100μm的有103个、10个μm的有106个、1个μm的则有109个.约占样品总体积的1/1000。即流体包裹体的总体积仅1mm3。1个1000μm3的包裹体中含流体量约10-9g,其成分主要是水,而溶质的质量为10-9-10-12g。[1]2.流体包裹体在矿床学研究中的应用自然界中产出的矿床和矿化类型相当繁杂,但它们郎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矿化的形成都与各种流体关系密切。因此,研究矿床和矿化体中保存下来的流体包裹体就有可能为探讨这些矿床和矿化体的多种多样的成因提供某些重要的资料.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为找矿勘查服务。流体包裹体研究可以提供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流体来源方面的某些数据.把它们与其他资料配合起来,有助于阐明矿床的成因,查明成矿环境。大量的流体包裹体资料的统计结果则有即于半定量-定量地区分不同矿床类型.探讨成矿流体的性质和演变及其与地壳演化的关系,从而为地质学重要基础之一的矿床学提供解决问题的依据。[2]2.1确定矿床形成的温度和压力这是流体包裹体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已经发表的数以千计的研究论文可以看出.由于矿化种类和类型不同、成矿环境和物质来源不同、则矿床形成时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各异。人们根据矿床形成时的温度,把矿床分为高温、中温和低温矿床。2.2测定成矿流体的成分这是矿床中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一船说.不同矿床流体的成分变化很大,斑岩型铜矿床的40-70wB% NaCl。2.3研究成矿是的氧化还原环境利用包裹体成分资料,可以确定成矿时的氧化还原环境和溶液的酸碱度变化。近年来这方面研究区的了一定进展。2.4判断成矿物质来源现代成矿理论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同位素地球化学在矿床研究中的应用,利用同位素资料限定成矿物质的来源。2.5分析矿质沉淀富集机制流体包裹体资料对于热液系统中矿石沉淀机制的研究给予了有力支持或提供了重要线索。热流体在向围岩扩散渗透过程中,热量逐渐损失而导致矿质沉淀是一种经典的矿石沉淀机制。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的从早阶段-晚阶段矿化形成温度的明显降低及矿脉至围岩的热梯度观象支持了这种认识。2.6确定矿床成因建立成矿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利用流体包裹体资料,研究和解释矿床的成因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那些成因有争议的矿床中。人们吧宏观地质勘查、包裹体和同位素等资料有机会结合,建立矿床成矿模式,指示今年来矿床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建立矿床成矿模式是矿产勘查和资源评价的游侠工具,也是进行找矿预测的理论基础。3、斑岩型铜矿床的包裹体及研究实例3.1斑岩型矿床包裹体特点斑岩型铜(钼)矿床是流体包裹体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矿床类型之一。斑岩铜矿床的研究进展一直与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紧密相关。[2][3][4][5]旨在阐述斑岩型矿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