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以意逆志、知人论世”.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议“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小议“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摘要]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成诗歌。这些诗歌已经流传了千百年。那么,我们如何穿越时空去理解那些诗歌的内容和主旨呢?其实古人已经摸索和总结了很多的诗歌鉴赏理论。 [关键词]诗歌鉴赏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259-01 1.忧国忧民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3)、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白居易《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3.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古代诗歌中思想内容常见类别:写景诗、咏物诗、思乡诗、边塞诗、怀古诗、感怀诗、山水诗、送别诗、哲理诗、闺怨诗等。 什么是“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注: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不能够准确理解诗歌,甚至是曲解诗意,除了不能“以意逆志”(即不能整体把握、不能由表及里)这个原因外,我们还要注意“知人论世”。 什么是“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为理解某个人的作品,而了解这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它为文学阅读和欣赏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对理解原文无疑有很大的帮助。王国维说:“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诗虽有不可解者寡矣。”目的就是为了更加准确地把握创作的背景,从而更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主旨。尽量多地了解作者及其时代背景、创作背景。但又不过于夸大“知人论世”的作用,忽略对原文的探究,否则必然会望文生义,穿凿附会,造成新的曲解。 鉴赏诗歌一般分三步走: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关键步骤可以从下面几步完成:①标题,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②注释,每个都有用,每个都要用(字、词表层义、修辞义、语境义)。③意象,意象(形象)承载的作者思想情感。④尾句,一篇之妙,在乎落句,卒章显志。接着我们就具体介绍。 3.1从标题初步了解诗歌的表层意义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例: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乌声中自掩门。 思考:标题与这首绝句内容上有什么关系? 3.2从注释了解作者、背景、疑难词语、难懂的典故,深入理解诗意。 例:全国II卷《春日即事》[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3.3通过诗中意象体味作者情感。 例:(福建卷)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指出这首诗中主要的意象,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细腻逼真地描写了燕子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