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首《浏阳河》研究探究中国钢琴改编曲创作技法.doc

从两首《浏阳河》研究探究中国钢琴改编曲创作技法.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两首《浏阳河》研究探究中国钢琴改编曲创作技法

从两首《浏阳河》研究探究中国钢琴改编曲创作技法   摘要:钢琴艺术民族化的主要表现,就是钢琴作品创作的民族化。自建国初期创作以来,被改编成各种脍炙人口的器乐作品、钢琴作品。《浏阳河》――我国民族歌曲的一朵奇葩。上世纪70年代初,被作曲家王建中和储望华分别改编成同名钢琴曲《浏阳河》。 本文主要是对比分析曲式结构、调式调性、旋律技法、民族和声、复调技法、装饰音特色等方面的异同进行对比研究,诠释中国钢琴改编曲的创作技法以及深远意义。 关键词:民族化;中国钢琴改编曲;浏阳河;比较分析;创作技法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53-4 一、中国钢琴艺术的民族化及其发展 钢琴艺术民族化的主要表现,就是钢琴作品创作的民族化。魏廷格先生说过:“中国钢琴艺术的主题是中国钢琴曲的创作。舍此,则无本质意义上的中国钢琴艺术。”说明中国钢琴作品的创造从音乐的表现意境和创作手法都不同于西方音乐的表现思路,我们有着独特的民族色彩。 上世纪70年代初,《浏阳河》这首由唐壁光原创(徐叔华词),充满湖南浓郁地方风味的歌曲,被作曲家王建中和储望华分别改编成同名钢琴曲《浏阳河》。原曲《浏阳河》是C徵五声调式,中速、2/4拍,歌唱的风格是亲切的歌颂的。曲式结构上是整方型四句体加尾声的单乐段形式,主题是歌颂中国伟人毛泽东的光辉形象,表达出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对毛主席的爱戴之情。两位作曲家在改编创作该曲的过程中,保持了原主题旋律的民族地域特点,并运用了西方作曲技法,将其有机地与中国音乐元素相结合,充分体现了钢琴这件“乐器之王”所具备的全部特性。从音响效果和处理技法上两位作曲家风格迥异,但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创作时期上说,两首作品均诞生于“文化大革命”末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为了便于研究和全面深入揭示两位作曲家在该曲创作中艺术风格上的异同点,从对作品的音乐材料及发展手法、和声、节奏和曲式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本体研究和对比分析,以期能窥探两位作曲家创作此曲的艺术共性与不同的风格特征。 二、作品的曲式结构分析 (一)曲式结构对比分析 王建中改编的《浏阳河》按照原创歌曲的四句体乐段结构改编的。全曲90小节,包括引子、主题的初次呈示、中部、再现部以及尾声五个部分。 这是一种采用了带引子和尾声的综合了三部曲式和变奏曲式特征的混合曲式。因为按照我国传统音乐由于民族心理习俗的不同思维方式,文化背景不同等很难直接用西方的曲式规律去套用,而王建中的这首《浏阳河》就是依据了我国民族特色的趋势特点来改编的,它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曲式结构的安排使曲子色彩明朗,让人欣赏时有着层层推进的感觉,并有着一个宏大的结尾。 引子(第1―9小节),采用歌曲最后一句,此处的创作技法采用八度加五度的旋律模式,模仿了民族乐器中笙的和音方法,用以描绘浏阳河的宽广与秀丽,句子工整、平稳。 A(第10-32小节)旋律优美、质朴极具歌唱性,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秀美山河的礼赞和对伟大领袖的无限缅怀之情。 A(第33―52小节)是主题的第一次变奏,也是全曲最核心的段落,具有三声部复调特性和多乐器的交响性。 中段B(第52-59小节)全曲的华彩性段落,其织体主要是由民族五声调式的分解和弦组成。 再现部(第60-90小节)。该曲尾声段落,前部是A的变化再现,第77-88小节是扩充型段落,右手的八度旋律弹奏左手的三十二分音符长琶音式跑动,使音乐更宽广,情绪更为饱满,而尾声的短琶音要奏得很秀气、柔美,像潺潺溪流漫无声息地汇入母亲般温暖的浏阳河,给人以余音缭绕,意犹未尽之感。 储望华改编的《浏阳河》全曲76小节,是一首典型的主题变奏曲。是由引子和主题加两个变奏构成的变奏曲式结构。结构分析图示如下: 引子(1―4小节),虽不是民歌中的某段旋律,但是音乐素材是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音乐,具有浓郁的山歌风特征。开始双手高音区相隔八度用琶音形式奏出,随后右手再移高八度作模仿,描绘了清晨的浏阳河雾气腾腾,山清水秀的美丽自然风光。 主题A(第5-21小节)旋律优美具有歌唱性。 变奏一(第22―47小节)是主题的第一次变奏。其中第22-38小节构成的前半段,采用左手旋律右手伴奏模式。 变奏二(第48-76小节)是全曲改编最精彩最华丽的部分,也是全曲的高潮性段落。 (二)曲式结构异同分析 从《浏阳河》这首湖南民歌的结构看,全曲总共17小节分别由四个乐句组成,其乐句结构为:4+4+4+5。在改编成的两首钢琴曲中,这四个句子构成的主题同时完整都不约而同的出现了三次。在引子之后,第一次右手弹奏旋律,左手以较简单的节奏型伴奏,更着重突出旋律的美感。第二次旋律线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