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南古道听名人老故事.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博南古道听名人老故事   博南古道在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一直横亘于我国西南甚至东南亚的茫茫大山之中,历经几千年。在这条古老的道路上,来来往往的名流显宦不计其数,留下了许多逸闻趣事,虽然大部分不入正史,但却让世代居于古道旁的人们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比如:诸葛亮、林则徐征战于古道上的传说;清代著名书法家桂馥在大理永平当了十年县令的故事;杨升庵杨状元在永平与老朋友相聚留下千古绝唱的故事;美国著名作家斯诺通过博南古道的行程对中国的了解和情感培植;美术理论家教育家、世界著名绘画大师徐悲鸿,在永平,被感天动地的挖路场景激发灵感,创作国宝巨画的故事;永平杉阳人罗光普救助美国飞行员,50年后亲赴美国相认的佳话;这些都是当地的人们难以抹去的记忆。   最鲜为人知的要算是杨升庵和徐悲鸿在博南古道上发生的故事。   在博南古道上,杨升庵创作千古绝唱《临江仙》的故事十分具有戏剧性,也不乏现代人生活中的温馨与感动。   相信大家一定熟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首歌,一定都知道这首歌是《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但是很少人知道这首词的创作者是杨升庵,很少人知道这是后人的引用,更是很少人知道这是杨升庵站在澜沧江畔的有感而发与真情流露。   那么,这首歌词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了解了明朝状元杨升庵创作这首歌词的整个过程,就能补白一下历史的不屑和忽略。   杨升庵:四川新都人,我国明代文学家、诗人和历史学家。明朝正德12年(公元1512年)杨升庵参加殿试。所谓殿试,指的是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在皇宫大殿上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当年杨升庵因才华出众,被正德皇帝御笔点为状元,也就是得了全国第一名。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放到今天,可能红遍全国,可能会比李宇春、小沈阳还要红。当时他24岁,正德皇帝亲自派他翰林修撰的美差,就是从事文学方面创作和编纂的工作。12年后,到了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也就是他36岁的时候,却被充军发配到云南,一直到死。在云南生活的37年间,他的足迹遍布云南的各个地方,虽是戴罪之身,却依然能够为民请命,办了许多惠及百姓的事,同时完成了个人的丰富经典著述。在云南的许多地方都流传着有关杨升庵的故事传说。   好端端的状元,为什么会被发配云南呢?   因为“议大礼”事件,无意之间卷入皇权、阁权、宦权争斗中。所谓的“议大礼”事件,简单地说就是讨论嘉靖皇帝以什么血统、什么身分理由继承皇位才合法的问题。嘉靖皇帝不是太子,但为了有一个合法继承皇位的名分,所以就发动了“议大礼”的运动。本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可是因为嘉靖皇帝的名分直接关系着各派势力的利益和特权。各股势力借机闹起了纷争。杨升庵是状元,可这种政治斗争不是他的特长,他是一个纯粹的文人。在这种情况下站错队,说错话,在所难免。杨升庵就在这件事上触怒了嘉靖皇帝。他得罪的是皇帝,那可是要命的事。虽然没有被处死,却被处以两次廷杖之刑。让受刑人剥光衣服,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身心的双重折磨,大部分受刑者含辱而死。所以这种极其残酷的刑罚一般不会启用。与杨升庵一起受刑的死了不少。杨升庵被往死里打了两顿,打得皮开肉绽、奄奄一息。在受廷杖之刑后,还要贬戍边疆。在家养伤期间,他听到小道消息说,嘉靖皇帝已经决定不给他好日子过。他发配充军的地方要么是海南,要么是云南永昌。这两个地方哪儿艰苦就把他发配到那儿。杨升庵很想去云南。云南对于杨升庵来说相对熟悉,离老家近一些,而且在云南永昌卫有一个叫水寨的地方,(过澜沧江上的霁虹桥,爬梯云路到达的第一个寨子,离霁虹桥约二十里路。)有他的世交好朋友张含、张合父子。   杨升庵怎么会在远离京城的地方有朋友呢?   这个张含曾经在京城做官,官至侍郎。这期间,虽然与杨升庵的官品级别有差别,但因公务联系,加上两个人爱好兴趣又差不多,所以两个人工作娱乐、吃饭喝酒、吟诗赋词都常在一起,一来二往张含和他的儿子张合与杨升庵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张含年纪比杨升庵大14岁,年迈后就回到了老家永昌水寨居住。这时的杨升庵官没了,想在发配充军的地方与老朋友相聚而让生活有着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所以杨升庵很想往老朋友家住的地方――永昌。但是往死里整他的嘉靖皇帝怎么会随他的心愿呢!他也不可能主动向嘉靖皇帝提出请求。   聪明的杨升庵,半生半死之间,玩了个心眼。他强撑起被打得七痨八伤的身体,叫他的媳妇黄娥――黄娥也是明朝有名的诗人、一个十分有才气的美女,拿来笔墨纸张,挥笔写下了“愿充海外八百里,莫充永昌牛角关;蚊子有四两,跳蚤有半斤”的横幅,并让下人悬挂在家门口显眼、容易让人看得到的地方。朝廷耳目向嘉靖皇帝禀报了此事,嘉靖皇帝为了落实所写内容是不是事实,派出了张光、李明两名快骑手星夜赶赴永昌卫查证。说来也巧,两名快骑手进入云南后,沿着博南古道往永昌卫赶路期间,在翻过博南山时,看到圆鼓鼓的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