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国的治国之道.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诏国的治国之道   公元618年,中华大地进入李氏唐朝时代,“安史之乱”后渐趋衰败,于公元907年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大唐刚立国的第一年,就释放因反叛而遭前代隋朝镇压并“没为奴”的爨氏,开始经略云南地区。在唐朝的经略及云南地方势力的图存图强较量中,“唐封首领大将军建宁国王张乐进求”,因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梁建方击松外蛮、下其部落七十二所,遣使往西洱河(《旧唐书?本纪》、《唐会要?卷九八?昆弥国》的社会大势及地方势力的角逐使然,不得不以“奴逻素有祥异”之名而“遂妻以女,举国逊之”于是,蒙细奴逻“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即位,年三十二岁,建号大蒙国,称奇嘉王”(《南诏野史》),后蒙氏自称南诏(王)、南国,史称“南诏国”。历13王,254年,于唐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年)被郑氏“大长和国”取代,与唐朝大体相始终。其治国历程可分为五个时期。      南诏国的治国历程      1、大蒙国(唐置羁縻州县)时期开国之君的第一世王:奇王蒙细奴逻,于公元649年建立大蒙国后,即于“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遣逻盛炎入朝唐,诏授奴逻为巍州刺史。”即巍峰州刺史。这就是说,鉴于当时的李唐刚君临天下的朝气和锐势,以及周边各地或归附或观望的大好形势,唐朝不认可其为属国,仅将其地置为羁縻州、县而已。   第二世王:兴中王蒙逻盛炎,唐袭授巍峰州刺史。   第三世王:威成王蒙盛逻皮,“元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唐授逻皮为特进,封台登郡王。”所谓“特进”,是唐朝二十九级文官散阶中的第二级,正二品;唐朝台登县,即今四川冕宁县,当时的县治在今泸沽,而“郡王”是唐朝爵号九个等级的第二级,从一品,只有皇太子之子为“郡王”,及以恩进者得封“郡王”。蒙盛逻皮,属于后者。众所周知,“古之封建,誓以山河,义在酬庸,故无虚授”,不白封,是要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四月癸丑,吐蕃陷龟兹拔换城,废安西四镇。”(《新唐书?本纪第三?高宗》)同年,开始挥师唐朝的西南地区,又与唐朝争夺四川及云南的西部。到“永隆元年(公元680年),西洱河诸蛮皆降于吐蕃。”(《资治通鉴》)显然,“授逻皮为特进,封台登郡王”,就是要让大蒙国肩负起对付吐蕃,维护西南疆土的使命。   第四世王:蒙皮逻阁,在立国但仅为羁縻州县90年后的“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逻阁破吐蕃及弥蛮,入朝,元宗礼之,加封为特进、云南王、越国公、开府仪同三司,赐名归义,并锦袍金钿带七事。”由于有“破吐蕃及(不依附唐朝的)弥蛮”的“酬庸”之举,蒙氏之国的属国地位,才被唐朝认可。但是,所授爵号“云南王”表明,唐朝认定的国名是“云南”。但从蒙皮逻阁“自称南诏王”号,及《南诏德化碑》中所谓“蒙国大诏”、“南国大诏”可知,蒙氏自“蒙”后,另定的国名是“南”,即“南国”。但,世称“南诏国”。   2、号南诏(唐封云南王爵)时期 公元738年,唐封蒙皮逻阁为“云南王”,自为的“大蒙国”由此成为唐封的“云南”属国。蒙氏确实不辱使命,吐蕃的渗透得到了遏制。   第五世王:神武王蒙阁逻凤,天宝七载,唐“册袭云南王”。“国是”往往如此,外患消隐,难免内乱滋生。起先,唐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不量成败,亡奏是非。遣越■都督竹灵倩,置府东爨,通路安南。”引发诸爨头叛乱,唐朝“委先诏(蒙皮逻阁)招讨”,但他以“和”的方式,经“再和”而平息。后来,又有“越■都督张虔陀诳惑中禁,职起乱阶”,终于导致“天宝辛卯十载(公元751年),唐命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将军八万征云南”的“天宝之战”的第一次战役。蒙氏虽一退再退,直至唐军兵临城下,仍然“切陈丹款,至于再三,仲通拂谏……仍前差将军王天运帅领骁雄,自点苍山西,欲腹背交袭”,拟一举灭掉南诏国。在即将国破家亡的严峻情况下,蒙阁逻凤才“不得已而叛唐”。从蒙皮逻阁被封“云南王”,是为唐朝之云南属国,到蒙阁逻凤“不得已而叛唐”,仅有13年。难怪《南诏德化碑》这样慨叹:“将谓,君臣一德,内外无欺;岂期,奸佞乱常,抚虐生变。”   3、赞普钟(吐蕃兄弟之国)时期天宝辛卯十载,南诏国虽“叛唐归吐蕃”,被“赐为兄弟之国。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正月一日,于邓川,册诏(蒙阁逻凤)为赞普钟南国大诏……改元为:赞普钟元年”,但因本来不愿叛,内心并没叛。所以,蒙阁逻凤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令清平官郑回(应为:王蛮盛)撰《德化碑》……立石太和国门外,名其不得已而叛唐归吐蕃之故”。(《南诏野史》)在碑文中,赫然写入“册汉帝而继好”的赤胆忠心之词。   第六世王:孝桓王蒙异牟寻,“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即位”。公元785年,唐朝以韦皋为剑南西川节度观察使,执行颇有谋略见地的李泌提出的“北和回鹘,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如此则吐蕃自困”战略之“南通云南”的使命。唐朝有“南通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