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业工程年会报告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我国工业工程发展的若干问题分析 齐二石 教授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中国机械过程学会常务理事、工业工程分会理事长 报告内容 一、引言 金融危机带来的思考: 1930年的危机,导致工业工程在欧美的广泛应用; 1945年的二战结束,工业工程在日本、亚洲的推广; 1980年的石油危机,丰田生产方式/精益生产的产生; 时下的全球金融危机,带来? 共同特征:观念转变导致经营模式转变; 以成本、效率、质量为标志的管理 基础水平大幅度提高。 二、 我国工业工程发展简况 解放前(1949年以前):我国部分高校已有工业工程专业,如上海交大,1950年后取消。 企业早期IE应用案例不少,如郝建秀操作法、一汽的技术改造等等。 改革开放后IE在中国有了产生的土壤和环境。 1979-1989:萌芽期。管理工程等专业建设。 1989-1999:创建期。IE研究会诞生(中国机械工程学会),5次全国会议,6次国际会议。 2000-2008:发展期。186所大学设立本科专业,约70所设立工程硕士专业,30余所博士专业。 三、我国IE主要理论与技术体系 1. 工业工程的目标 使生产系统投入要素得到有效利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率、获得最佳效益。 2. IE的定义 我们的定义:我们认为,IE和本土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对象、文化、环境等。可以这样说,“IE是应用分析、设计、控制等工程技术手段来解决企业等多种产业部门的效率、质量的提高与成本的改善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通俗定义:IE就是用工程方法解决管理问题。 3. IE的意识 问题意识:用“5W1H”(why what when where who how) 提问技巧来进行研究和改进。 最大的问题是发现不了和提不出问题 效率意识:效率是IE的至始至终追求的目标。 效率工程:投入/产出 成本意识:成本降低是永无止境的。 质量意识: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设计质量。 创新意识:创新是抛弃旧的,采用新的和更好的。IE创新的原则:CRES 原则。 Combination ---- 合并 Rearrangement---- 重构、重排 Elimination ---- 删除 Simplifying ---- 简化 4. 我国IE主要技术体系 IE技术在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6. 我国制造业的管理水平 四、主要应用模式分析 1. IE设计改善 工作研究:时间研究、动作和方法研究等。 物流工程:设施设计、平面设计信息系统设计; 物料搬运、运输、储存;搬运设备、 器具等。 人因工程:人机工程、功效学;操作空间、驾驶 室、宇航器座舱、人机系统设计;环 境、颜色设计等。 2. 精益生产 丰田屋及其技术体系 一大目标,两大支柱和一大基础 面向全生命周期的精益设计与管理技术 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改善和管理系统 3. 企业信息化工程 美国的企业发展途径是:先搞IE,上世纪八十年代搞信息化(IT),比较成功。 后来日、韩、台、新等也先搞IE,奠定良好的过程管理基础后,八十年代后才逐渐搞IT。 中国制造企业也在紧跟国际形势,实施许多信息系统时,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实施者们得到的却是失望的结局。 我国企业管理基础累积水平不适应信息化。 企业管理平台与信息平台(以ERP为例) 中国制造业只有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才能够更有效的解决瓶颈问题,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4. 服务制造 服务制造的内涵 服务制造与传统制造模式间的区别 五、总结 目前,工业工程在我国发展迅速,并且会在将来国家的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尽管如此,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工业工程理论与应用水平同发达国家工业工程理论与应用水平之间的差距。 在学习发达国家先进工业工程知识的同时,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工业工程理论与应用模式,而是要注意将这些先进知识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工程理论和技术,从而用这些知识指导我国企业的生产运营。 谢 谢! 服务制造是服务业与制造业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指以顾客的最大化需求为终极目标,将服务贯穿于整条制造产业链甚至整个供需网的所有活动中,使得整个制造网络不断产生价值增值的一种先进制造方式 。 信流、资金流、物流、知识流 服务流、价值流 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知识流 流动对象 主动性服务、以人为中心 被动性服务、以产品为核心 运作模式 不确定性动态拓扑关系网络结构 围绕核心企业的静态层级结构 组织形式 服务,服务+产品 产品 价值实现 关注服务 关注产品 关注点 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安徽省高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司马光的故事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PPT课件.pptx
- 2014010904013王亮森题目四.docx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docx
- 2023年楚雄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接力切换技术原理》课件.pptx VIP
- 电子科技大学820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真题试题(含答案)2011—2016年.pdf
- 公司治理:基本原理及中国特色-姜付秀-第10章+法律机制.pptx VIP
- 课件:兽药的合理使用.ppt
- 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