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视觉的空间和时间分辨幻灯片
(二)Piper法则 当刺激时间不变,在黄斑以外,10°-24°视角时,刺激强度与刺激范围有下列关系: S1/2×I=C 其中,A为刺激范围,I为刺激强度,C为视觉阈值。在10°-24°视角范围内,如果刺激强度下降,我们要进一步增大刺激范围而得到同样的视觉阈值,反之亦然。 一、时间调制对比度 视觉系统有时需要辨别在时间上变化的刺激,很多光源会产生闪烁刺激光,如阴极射电管、电视机等。 当闪烁光的光强度在时间上逐渐变化,呈正弦分布时间正弦波刺激光(图7-6),明暗光强在时间上呈瞬时变化为方波刺激光。 在空间上与前者对应的光强度呈正弦变化为空间正弦波,如空间对比敏感度检查时所用的光栅;与后者对应的是常规视力表的方波视标。 1.时间调制对比度 与空间调制对比度相仿,是指闪烁光和背景的光强相比,是在时间上变化的光强对比度,可用公式表示: C=(Lmax-Lmin)/(Lmax+Lmin) 公式中,C代表时间调制对比度,Lmax代表时间上分布的最高光强度,Lmin代表时间上分布的最低光强度。时间调制对比度等于时间正弦波最高光强度与最低光强度的差值和最高光强度与最低光强度之和的比值。C值越大,对比度越大,越容易被发现在闪烁。 低空间调制对比度阈值的光栅看起来像均匀的灰面,没有明暗的区别,只有增高对比度后才能分辨存在黑白光栅;而低时间调制对比度的闪烁刺激看起来是稳定光,只有增高对比度才能分辨出其在闪烁。 2.时间频率 指在单位时间内光闪烁的次数。一般以1秒内闪烁的次数来表示,单位为1Hz。50Hz表示在1秒内完成了50次最亮到最暗的过程,频率越高,闪烁变化越快。 3.闪烁融合频率 当闪烁刺激光的频率增快或减慢至某一值时,闪烁光可产生稳定光的感觉,不能被分辨出闪烁。闪烁光从较低频率加快到高频而产生稳定光感觉的最低频率,或从较快频率减慢到低频而产生稳定光感觉的最高频率均可被称为闪烁融合频率或临界融合频率(critical fusion frequency, CFF)。 4.Talbot-Plateau法则 当闪烁光的闪烁频率超过正常眼的闪烁融合频率时,该闪烁光给人的亮度感等于与其时间平均亮度等亮的稳定光。 5.时间对比度阈值 指在一定时间频率时,分辨闪烁光在闪烁的所需最低时间调制对比度。时间对比度阈值的倒数是视觉对比敏感度,通常用相对敏感度来表示,而空间对比敏感度通常简称为对比敏感度。 对一个被检者,在不同的时间频率,其视觉系统有对应的相对敏感度。以闪烁光的时间频率为横坐标,其各时间频率对应的相对敏感度为纵坐标,可以得到图7-7的曲线,即为时间对比敏感度曲线。 曲线呈钟形,相对敏感度在中频段最高,即人眼最敏感的闪烁频率为10Hz,对于这个频率,对比度小于3%就能被觉察出闪烁,低频段和高频段相对敏感度均有所下降。 通常用的闪烁融合频率指在一定的时间调制对比度下,随着闪烁频率的增加,一个闪烁光给人的主观感觉从闪烁变为稳定的临界的临界频率。 正常人眼的闪烁融合刺激为60Hz或更高。 (一)影响闪烁融合频率的主要因素 1.背景光强度 随着背景光强度的增加,在低频段,相对敏感度略有升高但并不明显;而在高频段,相对敏感度的升高非常显著。 有些患者的闪烁融合频率较高,对闪烁光比较敏感,正常人看起来是“稳定”的闪烁光,他们可以发现在闪烁,因此在特定的环境下会出现视疲劳和不适。 2.受检的视网膜部位 如果刺激光局限于中心凹,仅刺激视锥细胞,那么被检者的闪烁融合频率随亮度而逐渐增高。在很大的照度范围内(0.5-1000托兰),闪烁融合频率与亮度的关系遵循费瑞-帕特法则: CFF=aLgI+b a和b为常数,I为亮度,即闪烁融合频率和亮度的对数成正比,当亮度很高时,该法则不再适用。 3.刺激光斑的大小 刺激光斑的大小与闪烁融合频率的关系遵循Granit-Harper法则:闪烁融合频率与刺激面积的对数成正比。在适当的光强度范围内,中心在中心凹的刺激光斑,当其直径在50°以内时,该法则均适用。 4.光的波长 根据光谱敏感曲线,能量相同而波长不同的光,对视杆细胞、视锥细胞的刺激效应不同,产生的亮度也不一致。因此,按照费瑞-帕特法则,不同的亮度会有不同的闪烁融合频率,所以能量相同而波长不同的光,也会产生不同的闪烁融合频率。在明视状态下,不同波长光经过亮度匹配,可产生相同的闪烁融合频率。而在暗视状态下,原明视下的亮度匹配关系不再有效,需经过重新亮度匹配,才能得到相同的融合频率。 (二)闪烁融合频率的临床意义 闪烁融合频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可能与光感受器等神经元的老化导致对闪烁光的反应能力下降有关。闪烁融合频率检查不仅对视网膜色素变性和老年性黄斑变性提供有用的临床信息,而且对某些眼病的早期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如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时间总和是指当刺激面积不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传染病预防控制必修和选修答案-2024年全国疾控系统“大学习”活动.docx VIP
- 高血压的护理查房ppt课件.pptx VIP
- 教学查房输尿管结石【共35张PPT】.pptx VIP
- 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时代大先生培训心得16篇.docx VIP
- 取芯筒技术规范.pdf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 第四章 整式的加减 4.2 整式的加法与减法(第2课时去括号).pptx
- 2024年秋季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珍爱我们的生命第9课第2课时提高防护能力.pptx VIP
- 《外贸单证(双语)》课程教学大纲(本科).pdf VIP
- 科技文本翻译.ppt
- 2023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作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