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LCD基础知识培训讲座.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FT-LCD基础知识培训讲座

电子仪器、仪表 文字处理机 电子手表、计算器 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 台式电脑监视器 工业监视器 摄象机、数码相机 投影显示 车载或便携式VCD、DVD 手机屏、PDA 、GPS 液晶电视、高清晰度数字电视 屏剖面图 现代显示所用的材料 -MoW Al-alloy Mo ex) Mo/AlNd/Mo 形成栅电极图形 全部工艺过程的基础(包括阵列和盒工艺流程) 步骤 涂光刻胶 曝光 剥离 制备栅电极及引线 CD 控制 外形 ( 台阶角度小,坡度缓变) 上一层可能会有较好的台阶覆盖 刻蚀方法 干法 : MoW 湿法 : Al-alloy Mo 在栅绝缘层淀积前除去栅电极引线上的各种粒子 避免各种粒子对栅绝缘层损害 栅绝缘层、有源层和欧姆接触层的制备 栅绝缘层 : SiON, SiNx 在栅电极引线和有源层之间的绝缘层 有源层 : a-Si:H 源漏电极之间的导电沟道 欧姆接触层 : n+ a-Si:H 在 S/D 和有源层之间欧姆导电层 在有源层掩膜版应用前去除欧姆接触层上的各种粒子 避免各种粒子对有源层的图形化造成损害 ( 例如图形残留等 ) 形成有源层图形 步骤 涂光刻胶 曝光 剥离 形成有源层孤岛 同时刻蚀SiNx、a-Si:H和n+ a-Si:H 方法 干法刻蚀(等离子体) 在S/D淀积之前去除各种粒子和表面氧化层 避免各种粒子引起的数据引线短路 形成较好的欧姆接触 S/D 金属的淀积 与 n+ a-Si:H 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 低电阻率 刻蚀的可控性好 电极材料 Mo/AlNd/Mo 在使用S/D掩膜版之前除去金属表面上的各种粒子 避免各种粒子对对源漏图形的损伤 方法 湿法刻蚀 (化学反应) 数据线和背沟道的图形化 步骤 涂光刻胶 曝光 剥离 数据引线的形成 在背沟道区去掉n+ a-Si:H 方法 干法 (等离子体轰击) 在钝化层电极之前去掉各种粒子 避免各种粒子对PVX层造成的损伤和引起数据引线的氧化和分解 防止湿气的渗入 保护TFT 材料 SiNx 在过孔掩膜版应用前洗去各种粒子 避免各种粒子对过孔图形的损伤 过孔接触孔的图形 过孔接触 : S/D 和 ITO 接触 步骤 涂光刻胶 曝光 剥离 形成接触过孔 方法 干法 湿法 ITO淀积前洗去各种粒子 像素电极的图形化 步骤 涂光刻胶 曝光 剥离 形成像素电极 方法 湿法 通过加热退火使TFT特性更稳定 LCD屏 X-TAB Y-TAB PCB(X-PCB,Y-PCB) 时序控制器(G/A) 背光源 金属压框 阵列基板 6% 屏 42% CF 37% 偏光板 2% 液晶 2% 其它 1% 模块 52% TAB 20% PCB 17% 背光源 14% 其它 1% ⅰ 直下式背光源 ⅱ 侧灯式背光源 ⅲ 面状光源 叠加扫描驱动法 三级电平驱动法 ⅰ电压振幅调制灰度法(电压灰度法) ⑴ PCB板布线:加强地线,改变PCB板上元件的位置和引线的走向。 ⑵ 电源由5V降为3V ⑶ 降低工作频率 ⑷ 减小数据变换(DTR)技术 ⑸ 增加EMI滤波器 ⑼ 扫描驱动电路(Y-DRIVE) 扫描驱动电路通常也是由多个栅极驱动IC串联而组成。它 的功能是产生扫描信号,使每一扫描行依次导通。它主要由 移位寄存器﹑控制电路和输出电路组成的,根据不同的显 示要求,它的输出波形不同。 ⑻ INVERTER电路 5. 驱动电路的发展 ① 多灰度化 发展过程:8灰度(512色) 16灰度(4096色) 64灰度(26万色)— 目前主流 256灰度(1670万色)— 发展方向 ※ 人眼对显示灰度的识别能力的极限为8比特,因此256灰 度为显示的最终目标 ② 多路输出化 VGA用驱动IC:384路(数据),256路(栅) 优点:降低驱动LSI成本,简化连接工艺,缩短工时, 降低模块成本 6. 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考虑 ★ CISPR(国际无线电公害特别委员会)标准 A级标准:产业设备,比B级低5db B级标准:情报设备,要求严格 测定方法:3M测定法,5M测定法 解决方案: 如果两个连续的数据字,它的比特数变化(0→1或1→0)超过3个数据线(RGB)bit数总数(6×3)的1/2,那么DTR线使数据线反向,从而使数据线变换数最小。因为EMI和功耗都是时钟和数据频率的函数,所以减少数据线上的变换数就会减少EMI和功耗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