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新点校本《史记》部分书稿阅读记.PDFVIP

中华书局新点校本《史记》部分书稿阅读记.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书局新点校本《史记》部分书稿阅读记

中華書局新點校本《史記》 部分書稿閱讀記 辛 德勇 中華書局新點校本《史記》付印在即,主事者囑先睹部分卷次書稿(爲行文方便,下文 以《點校稿》稱之),以兼聽閭里小知之議。因從命拜讀,並略陳所思所想如次。倘偶有一 言可資點勘諸君推敲斟酌,斯亦芻蕘狂夫之幸。 一、《河渠書》 【一】《史記·河渠書》原文: 道河自積石,歷龍門,……至于大伾。於是禹以爲河所從來者高,水湍悍,難以行 平地,數爲敗,乃厮二渠以引其河,北載之高地。過降水,至于大陸,播爲九河,同爲 逆河,入于勃海。 其中“乃厮二渠以引其河”句《集解》曰: 《漢書音義》曰:“厮,分也。二渠,其一出貝丘西南二折者也,其一則漯川。”1 《點校稿》就此“其一出貝丘西南二折者也”句擬有《校勘記》云: “二”,疑爲重文符號,誤作“二”字。按:《漢書》卷二九《溝洫志》顏師古注引 孟康作“南”,是其證。 〖今案〗 《河渠書》下文記漢武帝堵塞南決之瓠子河口“而道河北行二渠,復禹舊迹”,指的同 樣是這一段河道2 ,故所謂“厮二渠以引其河”,惟有“北折”而斷無“南折”之理,顏師古 所引孟康之說,似是而非。或顏氏引文本身存在舛誤,或顏師古對《漢書音義》有錯誤理解, 對此還需要審慎辨析。 首先,裴駰《史記集解》引述的《漢書音義》,應當是指西晉人傅瓚亦即顏注所稱“臣 瓚”者撰著的《漢書集解音義》3 ,因知顏師古引述的孟康釋文,係同出于此書;或者反過 來說,《史記集解》引述的所謂《漢書音義》,實際上是引用《漢書音義》中所採錄的孟康對 1 《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卷二九《河渠書》並刘宋裴駰《集解》,頁1405—1406。 2 案宋人葉適在所撰《習學記言序目》(北京,中華書局,1977)卷一九《史記·書》中(頁 273)分析指 出:“二渠之功,非禹之所自以爲績者,……遷豈以是著後世有渠之始乎?河者,水之道也;渠者,水之利 也。治其道者,禹之事也;治其利者,後世之事也。”葉適所說自較爲合乎情理。 3 唐顔師古《漢書叙例》,見《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卷首,頁1—2。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 (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3)卷六“臣瓚晉灼集解”條,頁124。 1 《漢書》的注語。因此,《點校稿》所擬校記以此孟康注語來比勘《史記集解》引述的《漢 書音義》,自然是很合理的做法。只是顏注畢竟較《史記集解》晚出很多,對其文字的準確 性亦不易輕信。 《漢書·溝洫志》有相關記載云: 自塞宣房後,河復北決於館陶,分爲屯氏河,東北經魏郡、清河、信都、勃海入海, 廣深與大河等,故因其自然,不隄塞也。此開通後,館陶東北四五郡雖時小被水害,而 兗州以南六郡無水憂。宣帝地節中,光禄大夫郭昌使行河。北曲三所水流之勢,皆邪直 貝丘縣。恐水盛,隄防不能禁,乃各(德勇案:“各”疑爲“令”字形譌)更穿渠,直 東,經東郡界中,不令北曲。渠通利,百姓安之。1 清朝康熙年間,胡渭在論述歷代黃河河道時曾經引述此事來解說: 大河故瀆又東北逕發干縣故城西,又屈逕其北,……又東逕貝丘縣故城南。城在今 清平縣西南。《溝洫志》:宣帝地節中,光禄大夫郭昌使行河,北曲三所,水流之埶, 皆邪直貝丘縣。恐水盛,隄防不能禁,迺各更穿渠,直東經東郡界中,不令北曲。渠通 利,百姓安之。成帝初,清河都尉馮逡奏言:郭昌穿直渠,後三嵗,河水更從故第二曲 間北,可六里,復南合。今其曲埶復邪直貝丘,百姓寒心,宜復穿渠東行。《寰宇記》: 王莽河在清平縣南十八里,蓋即孟康所謂“出貝丘西南二折者也”。“二折”疑當作“三 折”。2 後來葉圭綬論黃河河道,又進一步申說了這一看法: 大河故道。……又東北,逕貝邱(丘)縣故城南。又東,逕甘陵縣故城南。又東, 逕艾亭城南。又東,逕平晉城〔即隋淸平縣城〕南十八里〔漢博平縣北十八里。——並

文档评论(0)

jiayou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