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秸秆资源调查评价规范
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耕地面积 可以种植各种农作物,经常进行耕锄的田地,包括熟地、当年新开荒地、连续撂荒未满三年的耕地和当年的休闲地(轮歇地)的面积。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并附带种植桑树、茶树、果树和其他林木的土地及沿海、沿湖地区已围垦的“湖田”等也包括在内。 农作物播种面积 实际播种或移植有农作物的土地面积,凡是实际种植有农作物的面积不论种植在耕地上还是非耕地上,也不论面积大小,均应包括。 秸秆 农业生产过程中,收获了稻谷、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籽粒以后,残留的不能使用的茎、叶等农作物副产品,不包括农作物地下部分。 草谷比 某种农作物单位面积秸秆产量与籽粒产量的比值。秸秆和籽粒的重量与含水率密切相关。当给出某种作物的草谷比时,需同时注明含水率。通常按风干(含水率为15%)计。 株高 作物从土壤表面到茎顶端的垂直距离。 割茬高度 作物被切割后留在田上茎秆的高度。 样品 为确定秸秆的特性而采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一定量秸秆。 6 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 (1) 理论资源量 (2) 可收集资源量 (3) 收集成本 (4) 可利用资源量 (5) 人均秸秆资源占有量 (6) 可利用资源密度 部分作物草谷比参考值 秸秆资源调查表填写说明 调查表填写要求 调查表填写说明 表1 基 本 情 况 调 查 表 表2 农作物生产情况调查表 表3 农作物秸秆利用情况调查表—养殖业 表4 农作物秸秆利用项目调查表 表5 农作物秸秆特性调查表 表6 农户秸秆利用状况调查表 表6 农户秸秆利用状况调查表(二) 表7 秸秆资源调查汇总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收集资源量的计算 Pc—某一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可收集量,单位为吨(t); ηi,1—某一地区第i种农作物秸秆的收集系数。 收集系数 Li—第i种农作物的平均株高,单位为厘米(cm); Li,jc—机械收获时,第i种农作物的平均割茬高度,单位为厘米(cm); Li,sc—人工收获时,第i种农作物的平均割茬高度,单位为厘米(cm); Ji—第i种农作物,机械收获面积占总收获的比例; Zi—第i种农作物,在收获及运输过程中的损失率。 收集成本 在农作物秸秆收购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由收购成本与运输成本组成,与农户期望值、当地的劳动力价格以及运输距离长短有关。通常是由收购成本与运输成本所组成: 收购成本。在秸秆收购过程中,从农户处购买、装卸、临时贮藏以及短途运输等费用。由于具体计算较为困难,可采用机会成本替代。 ?机会成本。农作物秸秆用于某一种用途,同时丧失了用于其他用途所能带来的潜在收入。 ?运输成本。农作物秸秆从临时贮藏点运输至处置地点的费用,与运输距离成正比。 计算方法 Ci—某一地区第i种农作物秸秆的收集成本,单位为元每吨(元/t); Ci,1—某一地区第i种农作物秸秆的收购成本,单位为元每吨(元/t); Ci,2—某一地区第i种农作物秸秆的运输成本,单位为元每吨(元/t)。 秸秆运输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Ci,2=ci,2?L ci,2—某一地区第i种农作物秸秆的单位运输成本,单位为元每吨公里(元/t ? km); L—运输距离,单位为公里(km)。 Ci=Ci,1+Ci,2 可利用资源量 指某一区域实际可以用来进行能源生产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数量。 秸秆可用作肥料、饲料、生活燃料以及造纸、建材、编织、养殖食用菌等工副业的生产原料。 除了扣除为保证土壤肥力外的秸秆还田外(或过腹还田),还需要考虑当地秸秆资源现有的竞争性用途。 通常实地调查,扣除保障土壤肥力的直接还田、用于养畜、造纸、种菇以及工业原料等用途之外,选取一个可利用系数进行计算。 可利用资源量的计算 Pe—某一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可利用资源量,单位为吨(t); ηi,2—第 i 种农作物秸秆的可利用系数。 可利用系数 j—秸秆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秸秆直接还田、能源(不含农户家庭生活用能低效燃烧方式)、养畜以及工业用途,j=1,2,…,m; μi,j—第i种农作物秸秆第j用途使用量占可收集资源量的比例,综合实地调查结果而得。 人均秸秆资源占有量 人均秸秆资源占有量是指某一区域人均可能源化利用秸秆资源占有的数量,表明秸秆资源的相对丰富程度。 这一指标越高,则该地区的秸秆资源相对越丰富,扣除用于农村居民家庭生活用能外,还有剩余用于其他能源用途。 反之,这一指标越低,则该地区的秸秆资源相对匮乏。 可用该地区可能源化利用秸秆资源量除以该地区乡村人口进行计算。 计算方法 pe—某一地区人均可利用秸秆资源占有量,单位 为千克每人(kg/人); R—某一地区乡村人口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跨境电子商务就业能力展示.pptx VIP
-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PPT课件.ppt
- 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与治答案.docx VIP
-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习题答案及解析.pdf VIP
- 水中桩基安全专项施工方案.pptx VIP
- 南芯产品规格书SC8905.pdf
- 名人-李大钊 -人物介绍.pptx VIP
- 梅建强教授治疗药物依赖性失眠经验总结-来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第2022012期)-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pdf VIP
- 2024年二建继续教育-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必修)1、及答案.docx VIP
-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