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沪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从本单元起,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将由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即量的)方面展开。本单元有3个课题。课题1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课题2介绍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说明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课题3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是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应用。
学习本单元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边讲边练等方法。
本单元课时安排为:
课题1:2课时 课题2:1课时 课题3:1课时
第23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1)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技能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变化中存在的客观规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通过对一些化学变化的探究,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二.学习方法导航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并对实验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然后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三.聚焦重点难点
根据实验得出化学反应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并以此为依据解释一些化学反应中质量变化,然后有目的的评价和设计实验装置;最后应使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四.教具学具准备
药品:白磷、铁、硫酸铜溶液、蜡烛、镁带、细沙
仪器:托盘天平(带砝码)、锥形瓶、玻璃管、气球、砂纸、烧杯、玻璃片、火柴、石棉网
五.教与学师生互动
[复习] ①分子与原子的概念和本质区别
②写出下列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2.铝箔在氧气中燃烧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制氧气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6.水电解
[引入]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呢?存在着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要讨论的问题。
[讲授新知]
一.质量守恒定律
现在我们根据下列几个实验方案分组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投影)
实验方案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现象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分析 (要求)针对所选实验方案,观察和探究以下问题,并结合实验条件思考和作出分析: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及其它变化;
(2)实验中观察到的质量变化情况。
(3)注意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投影)方案一 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的白磷。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将锥形瓶和玻璃管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投影)方案二 在100 mL烧杯中加入30 mL稀硫酸铜溶液,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
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学生回答)实验纪录的结果并分析其结果。
实验方案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现象 白磷燃烧,冒白烟,气球先胀大,最后缩进瓶内 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表面析出一层红色物质 分析 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铁 + 硫酸铜--→铜 + 硫酸亚铁
(Fe) (CuSO4) (Cu) (FeS04)
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
(P) (02) (P205)
分析比较两个方案的实验结果,能得到什么结论?
(分析归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讲述)实际上这一规律早在1774年拉瓦锡这位科学家就研究出来了。
(投影)1774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他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于是他认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相等的,而且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也保持不变。
下面同学们继续分组做实验:
(投影)1.取一支蜡烛粘在一小块玻璃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口腔诊所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及岗位职责.pdf VIP
- pgis平台技术方案(参考).doc
- 珠海市纪委监委招聘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 中级消防维保35个抽考整理版2023.12.10.pptx
-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考试题..doc VIP
- 2023年珠海市纪委监委招聘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真题(含答案).pdf VIP
- Vaillant威能ecoTEC intro 冷凝式燃气暖浴两用炉说明书.pdf
- 扩创术手术讲解模板.pptx
- 2023肝动脉灌注化疗持续动脉给药及管路护理专家共识(完整版) .docx
- 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护理学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管理实践新进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