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煤矿冲击地压事故.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煤矿冲击地压事故

山东煤矿冲击地压事故 分析及防治措施 韩延晟 二O一二年五月 防冲工作面临的形势 1966年至今,共发生破坏性冲击地压400多次,造成的死亡人数为38人,重伤71人。 “空白”开采区域越来越少,现存煤体内的应力集中程度越来越高; 开采深度的日趋增加,应力也越来越大。 一、事故举例 二、冲击地压发生规律分析 三、发生冲击地压的原因分析 四、冲击地压防治的主要措施 事故举例1 【例】陶庄煤矿1982年1月7日开掘二层煤270煤柱巷道时发生里氏3.6级冲击地压,造成死亡5人,重伤1人。 这起事故的发生,让更多的人相信,山东煤矿的冲击地压临界深度小于500米。 事故举例2 【例】鲍店煤矿2004年9月6日,2310采煤面一号进风联络巷,发生冲冲击地压造成死亡2人,重伤2人。 这起事故的发生加深了人们对冲击地压的认识: 一是:采空区内发生的冲击地压同样能够造成人员伤亡; 二是:探索采用了增加缓冲带的密闭方法。 二、冲击地压发生规律分析 山东煤矿发生冲击地压的重点区位(环节): 1.冲击临界深度∶450m(陶枣矿区)至600m之间; 2.发生于支承压力集中高峰区的占81.8%; 3.发生于各类煤柱附近的占80%。 4.顶板初次来压、周期来压诱发的占47%; 5.采掘放炮工序诱发的占30%。 冲击地压多发生于以下区域: 1.孤岛工作面及煤柱等应力集中区; 2.地质构造复杂区域。如断层附近及其尖灭处、向背斜轴部及其两翼应力集中处; 3.煤层上覆坚硬厚层砂岩顶板或巨厚坚硬砾岩层等关键层; 4.停采线、初采线(切眼)、煤柱附近区域; 5.工作面上下顺槽0~150m范围; 6.沿空掘进巷道迎头0~60m 范围; 7.回采工作面老顶初次或周期来压; 8.煤层厚薄变化较大处; 9.综采或综放工作面在机头(尾)割煤移架; 10.炮采或炮掘迎头的放炮; 11.采空区大面积悬顶。 三、发生冲击地压的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 (1)煤层具有冲击危险。 (2)顶板、底板比较坚硬、厚度大。 (3)开采深度较大。 (4)存有构造残余应力。 (5)开拓布置不合理。 2.主观原因 (1)重视程度不足。 (2)矿井开采强度大。 (3)采掘顺序不合理。 (4)现有的技术手段没充分发挥效力。 四、冲击地压防治的主要措施 1.建立完善冲击地压防治管理责任体系 2. 按照系统的冲击地压防治流程组织开展防冲工作 3. 目前较实用有效的防治冲击地压技术措施 1.建立冲击地压防治管理责任体系 管理机构+管理制度; 管理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资金保障、信息保障、教育和培训保障、监督约束和激励保障等组成的综合管理保障体系。 2. 按照系统的冲击地压防治流程组织开展防冲工作 (1)煤层冲击倾向性鉴定。 (2)圈定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危险区域。 (3)优化矿井开拓布置和开采程序。 (4)坚持先监测、解危后开采,不解危不开采的原则。 3. 目前较实用有效的防治冲击地压技术措施 (1)开采解放层。 (2)钻孔卸压。 (3)煤层注水。 (4)放炮卸压。 (5)放炮切顶断底。 (6)高位深孔预裂爆破。 (7)间歇生产。 * *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