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三单元1:渔父.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第三单元1:渔父

第三单元 人与人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人生的意义、思考自我的价值、对待苦难的态度; 2.了解戏剧、小说的写法。 重点:人生的意义。 难点:批判继承传统哲学思想,指导现代人的生活。 主要内容:《导言》《渔父》《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孔子、孟子语录》《君子之交淡若水》《生死场》《哈姆莱特》 渔 父 屈原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体会文章通过问答表达主旨文学表现手法及语言的简洁精准。 2.理解文章 中“渔父”与“屈原”所表现出的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重点:文中所体现的古人的人生态度及其形成原因。 难点:渔父成为中国传统诗词中的一个经典的文化意象之原因。 二、作者简介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后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县)人。 屈原的生平概括为: “一个家世”:“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两次流放”:大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屈原遭受第一次流放,被放逐于汉北.怀王三十年,秦人诱骗怀王在武关盟会,屈原极力劝阻,但怀王的小儿子子兰等却极力怂恿,结果怀王被秦人扣留不得回国。怀王失陷秦国后,顷襄王即位,子兰执政,成为令尹。由于屈原曾怒斥子兰,子兰对他怀恨在心,结果屈原被再次流放于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公元前278年,秦兵攻破楚都城郢,屈原怨愤绝望,自投汨罗江而死。据传时为五月五日。 三、译文 屈原被放逐后,流浪在江谭,边走边吟诵诗篇,面容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到此番情景,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落到了如此地步?”屈原答说:“整个世俗贪宠逐利而我却追求清廉,所有世人醉了,而我却偏偏头脑清醒,因此才被流放。”渔父说:“圣人对待外物不拘泥固守,能随世俗而变通。世人都混浊,你何不也搅乱泥水助长浊流?世人都喝得醉熏熏,你何不也食糟饮酒与世同醉?为什么要苦思冥想,与众不同,这岂不是自己放逐自己吗?”屈原说:“我听 说过,刚刚洗过头一定要弹掉帽子上的灰土,刚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上的尘埃。怎么能让自己洁净的身体蒙受外物尘垢的玷辱呢?我宁愿投身江流,葬身鱼腹;怎么能以自身的洁白,去蒙受尘世的污垢呢!”渔父微微一笑,荡舟而去,唱到:“沧浪水清澈见底啊,可以洗涤我的冠缨;沧浪水浑浊不清啊,可以洗我的双脚。”于是离去,不再与屈原说什么。 四、文本分析 1.文章采取设为问答的方式,表现自己矛盾的心态。 2.渔父洒落超脱,全身远害;屈原坚守信念,宁为玉碎。连个鲜明的形象,两种鲜明的人生态度。 3 .渔父的人物特性: 渔父和光同尘、不做抗争的主张中,包含了睿智和超脱。 没有世俗的纷扰,保有自己的一份闲适的心情。 比起劳心苦志、形容憔悴的屈原来说,渔父形象轻松自由,更能投合文人的胃口。 五、艺术特色 1.散句为主,兼备众体 2.以对话刻画人物 六、开放讨论 1.本文通过自设问答的形式表现内心矛盾,你认为这种方式与直抒胸臆相比,优点在哪里? 2.你如何评价屈原与渔父的人生态度? 七、课后作业 1.请联系曾学过的屈原其他作品,谈谈你对屈原的人格魅力的理解。 2.对比本文分析柳宗元《江雪》中的渔翁形象。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