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寒热证辩证施护.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辩证施护——寒热证 二、寒热辨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 病邪有阴邪和阳邪之分,正气有阳气与阴液之别。 阳邪致病导致机体阳气偏盛而阴液受伤,或是阴液亏损而阳气偏盛,均可表现为热证; 阴邪致病容易导致机体阴气偏盛而阳气受损,或是阳气虚衰而阴寒内盛,均可表现为寒证。 即所谓“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机体阴盛或阳虚时表现为寒证。 机体阳盛或阴虚时表现为热证 寒 证 是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多因外感寒邪,或过食生冷,导致阳气被遏,或内伤久病,阳气耗伤,虚寒内生所致。表现为具有一组寒象的症状和体征。包括表寒、里寒、虚寒、实寒等。 (1)表寒证:风寒外袭肌表、符合表证的特点,以新起恶寒为主。 (2)里寒证:寒邪直中脏腑、或阳气亏虚、以内脏证候为主。 (3)虚寒证:内伤久病、体质虚弱者。即“阳虚则寒” (4)实寒证:感受寒邪侵袭、起病较急,体质壮实者。即“阳盛则寒”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恶寒喜暖,面色苍白, 肢冷蜷卧,口淡不渴, 痰、涕清稀,小便清长, 大便稀 溏,舌淡苔白而润滑, 脉迟或紧 白:主寒证、虚证、失血证 白苔:主表证、寒证 迟脉:主寒证 紧脉:主寒证、痛症 【辨证要点】 以冷、白、清、润、迟为临床特征 【护治原则】 温以祛寒 寒证施护要点 表寒证:采用辛温发汗解表的治疗护理方法。 里寒证:采用温里祛寒的治疗护理方法。 虚寒证:采用温散寒邪的治疗护理方法。 实寒证:采用温补阳气的治疗护理方法。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寒热喜恶,肢体温凉,口渴与否等情况。另外要注意舌象、脉象以及涎 、涕、痰、尿、便等排泄物的观察 。 2、生活起居护理:病人居住易向阳、通风、洁净、室温易适度偏高。保持室内温暖、干燥。注意防寒,保暖。忌冷,根据具体病情适当加盖衣被。鼓励患者多进行室外活动 3、情志护理: 对病程长,病情较重的患者,要注意安定患者的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保持气机调畅。 4、饮食护理:寒证患者以温热性饮食,忌生冷;卒中寒邪所患的表寒证或里寒证,可用姜糖水趁热服下,或在食用的菜蔬中多加些姜、葱、胡椒粉等辛散之品,以助驱邪外出;虚寒证患者,可食用温补类药膳,以助阳散寒。 5、用药护理:寒证多用辛温燥热药,应中病即止,以免辛温之品过用伤阴。要以温服。 6 、对症处理:可配合针灸、热敷、推拿等方法以助驱除寒邪,如风寒痹证患者,除应注意局部保暖外,还可用针灸、拔火罐等方法解除关节疼痛。

文档评论(0)

y200621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