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社-北大未名bbs.doc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社-北大未名bbs

《北社》第十一期目次 (丁亥孟夏·北社五周年社慶紀念號) 凡例 1 北社成立凡例 柳春蕊執筆1 北社五周年社慶專輯 3 丁亥孟夏時逢北社五周年社慶因作長句以寄之 王 佺3 值北社成立五周年作七律一首寄賀 李 晶3 詠俺達兼寄北社十一期 辛曉娟3 鳴鶴園 徐 楠3 回憶和祝福 翟景運4 北社瑣憶 張一南5 讀張一南《北社瑣憶》雜感 陳 嵐6 花絮之花絮 張一南8 一年來之北社 陸 胤9 通論 13 原史 錢塘張采田13 沈子敦先生遺書序 嘉興沈曾植16 述學 18 止庵詩集敍 嘉興沈曾植18 王千秋“去爲潭州之土”祛疑 劉永翔20 《京氏易傳》飛伏說 張一南24 文苑 26 詩 26 書韓愈送高閑上人序暨蘇軾送參寥師後十八韻 盧永璘26 紐黑文寓友人宅 張宏生26 懷周策縱先生 27 詩聖杜甫頌三十首(選十五) 林家英27 參觀鄭珍故里沙灘村 胡迎建28 婁山關瞻紀念碑攀大小尖山戰鬭遺址 28 韓國行吟草(選二) 28 五月十二日至敦煌莫高窟拜常書鴻先生墓 王 媛29 五月十三日觀莫高石窟 29 和王曉萌 29 五月十九日過華清池憶太真故事 29 五月十二日經張掖詩一首 王曉萌30 五月十四日與王楷翟奎鳳王媛趙翔夜上三危山 30 五月十五日過玉門關 30 五月十五日過漢古城堡 30 五月十五日國學院師生赤足登鳴沙山觀月牙泉詩一首 30 生世 王 穎31 思君(詞韵) 31 六絕二首爲名伶陳曉旭作 張一南31 自君之出矣 31 初夏晨起口占 31 詠薛濤傚晚唐香匳體 32 初春戲作 32 黃河古象行 王世騏32 在京十年有感 33 春日游九寨歸後作 段 瑩33 詠朱淑真 33 春日兩首 33 上元懷京師 周 萌34 無題 李 倩34 擬劍客行 34 勸酒篇 王怡波35 丁亥年北京植物園遇海棠漫成西府二首 35 元旦自粵返漢列車上作 葉黛瑩35 櫻花 36 窗前看珞珈山 36 銀杏 36 暮見落櫻憶舊日有感而作 36 聶政 黃 政36 飛將軍李廣詠 趙魁星37 除草詩 碰壁齋主37 北上觀海行留別瞿叔兼呈李蘇二先生 38 朗月行 38 魂拾跡 39 微風 40 詞 41 浣溪沙·夢殘三首 王 穎41 風入松 41 蘇幕遮?·堆絮體 41 臨江仙 42 南鄉子 42 蝶戀花 42 浪淘沙 42 又 42 蝶戀花 43 高陽臺·此日 43 浣溪沙 43 定風波·遙聞珞珈櫻花正開 43 蝶戀花·柳絮 44 蝶戀花·深宫夜雨 張一南44 摸魚兒 44 霓裳中序第一·荷 44 西江月·夜宿大觀園夢中作 45 點絳唇 段 瑩45 阮郎歸 45 卜算子 李 倩45 小重山 45 桂枝香 46 清平樂 46 又 46 朝中措·生日漫成 王曉峰46 菩薩蠻·獨行值雨 46 南鄉子 47 淒涼犯·落梅 47 傾盃 47 滿庭芳·圓明園 47 鷓鴣天 彭潔明48 金縷曲·程英 48 解連環 葉黛瑩48 南鄉子 櫻花 48 鷓鴣天·有感 49 一剪梅 49 摸魚兒·任君 黃 劍49 金縷曲 熊 軍49 賀新郎·四月三十日贈肖健 碰壁齋主50 念奴嬌·立冬日風雨送秋 50 蝶戀花·十一月六夜聽雨 50 賀新郎 51 文 52 寓言 張一南52 評議 55 千家詩評議(三) 張一南55 讀《樵風樂府》札記 王曉峰63 箋證 64 國故論衡辨詩篇校注(一) 陸 胤64 凡例 北社成立凡例 柳春蕊 執筆 時下人心浮蕩,趨向難明,大雅荆莽,斯文委地。部分學人矚目於傳統,試圖“從舊結構中開啟新生命”(錢穆語)。誠然,如何界定傳統及弘揚開啟,乃當今文化學術界討論的大命題。但我們認爲,在一些小問題上下功夫,從文化諸義的小傳統去格物,卻不失爲一條良好的途徑。今天,我們成立“北社”(詩文辭社)暨創辦《北社》社刊,從辭章入手從而進入義理之衢,發掘我國文字的美和美的文字,並推而化之。在此意義上,詩文社的成立,也可說是一種探索,一種嘗試。 詩文辭章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傳統讀書人的一項基本修養。“詩言志”、“文以載道”、“吟詠性情”,弘揚斯美,在今天看來,仍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具體而微,有五端焉:吟詠古制,陶冶性情,有正乎人心古義者。此其一;言志懷抱,接響風騷,有化乎人性之美者。此其二;鬯旨詩教,脈續文統,言情而不失其真,體物而會當乎雅,有成乎傳統承繼事業者。此其三;兩千年文章,集千古文法詩法於一身,奧府淵蘊,花木獨秀,通乎古變乎今,爲當世文藝之建設有大意義者。此其四;肇乎三才,文德文心,波瀾委化,匠心獨運,詩文之本以立,趨衢之由以明,而後得立言之大義,無如天下之泛濫者,綱紀簡明,萬物不遺,有進乎立言之不朽者。此其五。 達乎古而當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