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OFD系统降低峰均功率比研究开题报告
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OFDM系统中减低峰均功率比方法研究
班级: 09级电子信息工程1班
学号: 200930410103
姓名: 陈湛国
指导教师: 马奔
信息工程系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OFDM系统中降低峰均功率比方法研究 开题报告内容(提纲):
一、毕业设计(论文)综述(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1. 题目背景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即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正交信号可以通过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这样可以减少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上的可以看成平坦性衰落,从而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而且由于每个子信道的带宽仅仅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信道均衡变得相对容易。 2004年11月,根据众多移动通信运营商、制造商和研究机构的要求,3GPP通过被称为LongTermEvolution(LTE)即“3G长期演进”的立项工作。项目以制定3G演进型系统技术规范作为目标。经过激烈的讨论和艰苦的融合,3GPP终于在2005年12月选定了LTE的基本传输技术,即下行OFDM,上行SC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简称峰均比(PAPR)由于一般的功率放大器的动态范围都是有限的,所以峰均比较大的MIMO-OFDM信号极易进入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区域,导致信号产生非线性失真,造成明显的频谱扩展干扰以及带内信号畸变,导致整个系统性能严重下降。高峰均比已成为OFDM的一个主要技术阻碍由于技术的可实现性,在二十世纪90年代,OFDM广泛用各种数字传输和通信中,如移动无线FM信道,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系统(HDSL),不对称数字用户线系统(ADSL),甚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系统(HDSI),数字音频广播(DAB)系统,数字视频广播(DVB)和HDTV地面传播系统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软件峰值平均功率比
(1)信号畸变技术降低PAPR
·限幅滤波方法的仿真与分析
·峰值消除法的仿真与分析
·加校正函数法的仿真与分析
(2)信号扰码技术降低PAPR
·优化相位组合法的仿真与分析
·局部扰码法的仿真与分析
(3)编码的方法减小PAFR
·设计基于格雷互补序列的算法设计
·Reed-Muller码算法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前期已开展工作峰值平均功率比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按周次填写)
起止时间
工作内容
备注
1--2周
确定选题,收集相关资料
3--4周
完成外文翻译,撰写开题报告
5--6周
查看资料,了解OFDM减低PAPR基本原理
7--8周
基本的OFDM系统减低PAPR仿真方案设计、各模块设计编程
9--10周
调试、仿真、性能分析
11--12周
在老师指导下,对课题作品及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做最后的总结整理,提交审查。
13--14周
提交毕业论文并进行毕业答辩
五、参考文献
[1] 李建东,郭梯云,邬国扬.移动通信[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289.
[2] 王映民.TD-LTE-Advance移动通信系统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1-655.
[3] 马恒,宋志群,OFDM系统中降低峰均比的研究[J].无线电工程.2008:50(5):79-80.
[4] 宋铁成.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OFDM技术[J].移动通信2001:33(5):20-30.
[5] 肖丽萍.一种降低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J].电测与仪表2009:74(7):45-51.
[6] 徐明,张德明.一种低复杂度的降低OFDM峰均功率比的PTS方法[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2007:51(5):233-241.
[7] 苏红卫.OFDM系统中降低峰平比问题的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8.
[8] 李林样.OFDM峰均功率比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0.
[9] 杨茂磷.OFDM系统中峰值平均功率比降低技术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6.
[10] 陈琳,郭振民,胡学龙等.OFDM系统中降低峰均功率比技术的研究[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3:29(6):6-8.
[11] 朱丽莉.OFDM系统中降低峰均功率比技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