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蒙氏1 - 副本课件
奇卡教育·精湛培育 主要内容: 一 蒙台梭利的生平简介 二 蒙氏教育的起源和传播发展 三 蒙氏教育的教育观 五 儿童发展的敏感期 六 蒙氏教育的上课流程 蒙台梭利的生平简介 玛利亚.蒙台梭利(1870-1952) 1.意大利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2.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被称为“幼儿园的改革家”。 1.儿童之家的创立 2.蒙氏教育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 3.蒙氏教育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1907年1月6日,第一所“儿童之家”在罗马的贫民窟圣罗仑佐区正式开办。 “儿童之家”:指的是能供给孩子发展机会的“环境”,它是“公寓中的学校”, 环境中的一切设备也都符合儿童的需要和尺寸;而且具有家的内涵,成员之间彼此关爱、辅助。 蒙特梭利在儿童之家采取的步骤: (1)为儿童提供适合其身心自由发展的环境。 (2)培养幼儿好的生活习惯。 (3)进行感官训练。 蒙氏就在这里,又为这些心智良好的儿童,用心研制了能够促进心智发展的种种教具,来提升人类的智慧,发掘无穷的潜能;也在这里的观察中体会出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产生了举世闻名的蒙特梭利教学法。 蒙氏教育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 为了使人们能够真正了解、掌握和运用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蒙特梭利在1911年离开“儿童之家”,一方面开设了国际培训班,举行国际会议,另一方面进一步开拓自己的研究领域,致力于青春期和新生儿的研究。 1929年 “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在丹麦成立,蒙台梭利担任会长。 1949、1950、1951年连续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的资格。 1952年5月6日 蒙台梭利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与世长辞,享年82岁。 蒙氏教育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一、传入初期 20世纪初 二、未传播期 30年代初 三、遭到批判 新中国成立 四、研究阶段 1978年 改革开放 五、实践传播阶段 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深入 1995年7月3日创办了全国第一所蒙台梭利幼儿园——宁夏蒙台梭利幼儿园。 1996年我国成立了“蒙台梭利教育法”专项科研专题小组,采取“取之所长,去其所短”的态度,形成一台我国特色的蒙台梭利教育活动方案。 蒙台梭利的贡献 1.用教育的方法提升了弱智儿童的智力水平,开创了弱智儿童的教育。 2.她创立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用革新的教育观将儿童从正式的僵化的教育中解放出来。 3.她是世界和平的使者,通过教育推进了人类和平,使人类能够享受理想的教育。 蒙氏教育的教育观 一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二 蒙台梭利的教师观 三 蒙台梭利的环境论 一、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儿童的发展具有敏感期 九大敏感期 1.语言敏感期(0——6岁) 2.秩序敏感期(2——4岁) 3.感官敏感期(0——6岁) 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5.动作敏感期(2.5——6岁) 6.社会规范敏感期(2.5——4.5岁) 7.书写敏感期(3.5——4.5岁) 8.阅读敏感期(4.5——5.5岁) 9.文化敏感期(6——9岁) 二、 蒙台梭利的教师观 一 蒙氏教师的角色 二 对蒙氏教师的基本要求 三 蒙氏教师守则 一 蒙氏教师的角色 1.环境的提供者 2.环境的示范者 3.观察者 4.支持者和资源者 现在孩子的身边,成为孩子情感的支持者和学习活动的最佳资源。” 三、 蒙台梭利的环境论 一 蒙氏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 二 蒙氏教室常规 一 蒙氏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 1.自由与自制; 2.社会生活; 3.无奖赏和惩罚; 4.秩序; 5.真实与自然; 6.美感; 7.安全; 8.平等、尊重、关爱; 9.蒙台梭利学习材料; 二 蒙氏教室常规 1.在教室内不跑.不跳.不大声说话; 2.开关门要轻; 3.离开座位时要把椅子归位; 4.遵守排队秩序,不争先恐后; 5.见到老师小朋友会问候,常说“请”“对不起” 6.别人说话时不插嘴; 7.咳嗽.打喷嚏时会捂住嘴巴和鼻子; 8.不可打人或说脏话骂人; 9.保护环境整洁,不随意丢弃纸屑 蒙台梭利数学教育 教育目的 帮助儿童建立数的概念,掌握数的逻辑关系以及运算规则 教育意义 1.促进儿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2.为儿童的抽象思维奠定基础 3.熟悉日常生活中的计算的使用 教育内容 1.感官教育。通过视觉练习,使孩子掌握形状、面积、体积。 教具:(1)插座圆柱体(高低粗细大小的比较组合) (2)粉红塔(认识大小等差) (3)棕色梯(认识粗细) (4)长棒(认识长短、数量的等差) (5)彩色圆柱体(颜色识别、高低粗细组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