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2012—12-10演示稿.ppt

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2012—12-10演示稿.ppt

  1.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2012—12-10演示稿

现代教育学 原理导论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杨兆山 欢迎同学们来访 0431yangzs@ yangzhaoshan2007@126.com 密码:yangzhaoshan2007 分享下古人对“大学”的认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专题一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学科体系 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构成 二、 教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 三、 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四、 教育学的历史与现实 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构成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 教育学的内容构成: 总论部分 教学部分 德育部分 学校管理 二、教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 1、社会----教育----人: 社会与教育,人与教育是两条贯穿教育学始 终的主线 2、培养人:教育与教育学的原点 教育与社会: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 教育与人 : 怎样培养人,谁来培养人 培 养 人 三、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社会---教育---人三者间的关系问题是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教育学的基本问题与教育观 四、教育学的历史与现实 1、教育学的孕育时期 2、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时期 3、教育学走向科学化的时期 4、新中国为教育科学化的努力 (一)教育学的孕育时期 教育是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的遗传基因。东西方的早期文明中,都有思想家哲学家对教育实践做了深刻的思考和总结。 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 中国的孔子和孟子等儒家学派 西方古希腊的代表作品 苏格拉底(Sokrates,公元前469—前399) 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哲学的目的在于“认识自己”,人的智慧贵在“自知其无知”;道德是一种善,“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与《理想国》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8),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代表著作《理想国》,主张国家对一切儿童7岁起不分男女施以强迫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和游戏;重视音乐和体育,把有天赋的人培养成理想国的统治者“哲学王”。 古代中国的儒家学派代表作品 《论语》《大学》 《中庸》《孟子》 《诗经》《尚书》 《礼记》《易经》 《春秋》 关于《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教育思想举要 如何当教师: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如何当学生: 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 学思结合 因材施教—先进篇第十一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 “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 —朱熹 《论语》经典语录举要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过,则勿惮改。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君子不器。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关于《学记》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