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 问题1.为什么说ADHD是一种疾病 问题2.ADHD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疾病 问题3.为什么在现代社会儿童多动症成为引人关注的问题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活 动 过 度 (Hyperactivity) 冲 动 性(Impulsivity) 注 意 缺 陷(Inattention) 与发育水平不相称 注意缺陷 1、 上课易分心 2、 做事粗心、拖拉 3、 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4、 做事易半途而废 5、 易遗忘日常活动,经常丢三落四 多动 1. 在应安静的场合活动过多 2. 上课小动作多 3. 话多,插嘴,过度喧闹 ADHD 伙伴关系不良 不遵守纪律 学习困难 自尊心低 对立违抗障碍ODD 品行障碍CD ADHD的核心是行为抑制(inhibition)缺陷 人体行为抑止的脑功能区位于前额叶。 PFC ADHD的解剖学基础 脑功能异常(fMRI 图谱) 中枢神经递质(DA,NE,5-HT)活动不足 ADHD的生化学基础 对ADHD的长期追踪研究 40%~60%出现ODD 21%~45%出现CD 25%~35%在青少年或成人期发生违法或反社会行为 DSM-IV提出ODD是CD的前驱症,CD又是反社会性人格障碍(APD)的前驱症 寻求新奇 多动 注意力不集中 冲动——ADHD 情绪激惹 对抗权威——对立违抗障碍 违纪 攻击——品行障碍 吸烟、吸毒、网络成瘾 青少年犯罪 职业失败 人际关系不良——成人ADHD 物质滥用 反社会性人格 违法犯罪 婴幼儿期 学龄期 青少年 成人 行为抑制缺陷在不同年龄阶段、在环境因素作用下逐渐发展的谱系 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 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不良、受虐待是攻击性行为的危险因素 使用体罚的母亲,其孩子表现依从水平最低 教养方式: 说教、训诫、惩罚的教养方式:负强化 退让、放纵的教养方式:儿童可以从冲动行为中获益,正性强化(犒赏机制)使儿童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方式 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不良:家庭矛盾冲突多、情感交流差、单亲家庭、破裂家庭以及父母教育程度低、社会经济阶层低等因素,是ADHD、ODD、CD的危险因素 父母本身的精神病理,通过遗传、养育方式等与儿童行为的发展起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环境因素 学校因素: 伙伴关系:冲动、攻击的儿童经常和伙伴发生冲突,因而常常被伙伴拒绝 师生关系:由于常不遵纪律、经常惹祸,给教师带来很多麻烦,加之不服从管教、与老师顶撞,以致师生关系不良 批评、训诫的教育方式与儿童独立意识的增强互为因果,面对困难和挫折,儿童采用了对抗、消极的应付方式 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 电子游戏、网络的传播,拜金主义和暴力、色情和毒品等有害的东西的影响,社会上不良团伙的引诱,是导致品行障碍发生的社会基础 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行为遗传学认为所有人类行为都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遗传因素决定的不是行为障碍的本身,而是其遗传易感性 有遗传易感性个体能否发病,取决于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ADHD之所以成为引人关注的问题 ——(个人)现代社会对学习、成材的关 注增加 (社会)人类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ADHD的诊断 症状的非特异性 缺乏具诊断意义的病因学或病理学改变 辅助诊断的客观体征与实验室资料少 诊断主要依据可靠的病史和对特殊行为症状的观察和检查 ADHD的诊断 收集资料 病史 体格、神经系统检查 精神检查 实验室或特殊检查 分析资料,诊断标准的运用 在实践中检验诊断 病史采集 三大主征(发育水平不相称) 注意力缺陷 活动过度 冲动行为 起病年龄 多起病于7岁前 事实上,ADHD儿童的症状常在3岁时就明显表现出来 写入“7岁以前”起病,有利于排除学习障碍和其它原因引起的多动 -学习障碍儿童常在入学2~3年后,由于学业失败,出现“反应性”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 功能损害程度 社会功能指儿童学习、与人交往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1.学习能力:ADHD儿童由于注意缺陷,学习效率低,常不能获得所学的知识,因此表现为学习成绩差、成绩波动 ,随着功课难度的增加,学习成绩每况愈下,至初中时常常成为来就诊的主要原因。教师对这类儿童的评价是“聪明、有学习能力,但不用心” 功能损害程度 2.人际交往能力: 亲子关系:不听话,难管理,常导致父母情绪急躁、缺乏耐心,采用粗暴、专制、拒绝的养育方式,亲子关系不良,而这种亲子关系又进一步加剧儿童不良行为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常导致严重的亲子冲突,甚至整个家庭的失和 伙伴关系:由于多动,喜欢和同学撩撩打打,由于冲动,常和小伙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