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 (Ⅱ)四唑-1-取代羧酸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研究.pdfVIP

Mn (Ⅱ)四唑-1-取代羧酸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研究.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拄 赣 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No.6 第六期 JournalofGannanNormalUniversity DeC.2013 · 材料合成 · Mn(II)四唑一1一取代羧酸配合物的 合成和结构研究 简芳妹 ,金 霜 ,卢莹冰 (赣南师范学院 a.化学化工学院;b.江西省高等学校 功能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江西 赣州 341000) 摘 要:在溶剂热条件下,MnC1 ·4H0,四氮唑 ·1一乙酸 (1一tza)和邻菲罗啉(phen)在 乙腈溶剂 中反应得到一个 新型单核配合物 [Mn(1一tza)(phen)。]·H:O (1),该配合物通过氢键作用在n6面形成一维链状超分子结构,链与 链之间又通过 7r一7『堆积形成二维层状超分子结构.配合物 1的晶体数据为:C H:MnN 05,M =687.55,空间群 为 尸2(1),a = 9.163 10(10)A,b = 15.475 5(2)A,c = 21.4467(2)A, = = 90。,B| = 101.79。, V=2977.04(6)A3,z=4,Dc=1.534Mg/m ,R1=0.0468, =0.1362. 关键词:溶剂热合成;四氮唑;羧酸;配合物 中图分类号:06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4—8332(2013)06—0044—03 配位聚合物是指 由金属离子和桥联配体通过配位键组装而成的聚合物.配位聚合物 由于其在磁学、光 学、催化、生物等方面潜在的应用前景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I4.羧酸是构筑配位聚合物的一类常用配 体,由于羧基带一个负电荷,并且有两个可参与配位的氧原子,所以羧酸根有着非常灵活的配位形式,几乎能 与所有的金属作用.它能够以单齿、螯合双齿、桥式多齿等多种方式与金属离子配位,而且羧酸还可与金属离 子 自组装成多核的次级结构单元,从而构造出各种结构的配位聚合物 J.近年来,四氮唑及其衍生物配体也 备受化学研究者的青睐,因为它们不但配位能力强而且配位模式也灵活多变,既可作为螯合配体,又能作桥 联配体_6].尤其是羧酸取代的四氮唑配体,这类配体同时拥有羧酸和四氮唑两个官能团,所以与金属配位方 式更加多样,这样也丰富了配位聚合物的拓扑结构 卜“.但是,人们把精力更多是投入5-取代四氮唑羧酸配 体的研究,而 1.取代四氮唑羧酸配体的研究还是比较少见的 引.我们课题组对一直对四氮唑羧酸类配位聚 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保持浓厚的兴趣,而我们选择的配体是四氮唑-1-取代羧酸,因为(1)该配体有 5个可 参与配位的原子,分别为3个来源于四氮唑的氮原子,和两个来 自羧酸的氧原子,这样就及其丰富了配体的 配位模式.(2)由于在四氮唑环和羧酸根之间有个一cH一相连,所以该配体还是个灵活多变的桥连配体.另 一 方面,邻菲罗啉常作为构筑配位聚合物的辅助配体,这是因为这种双齿配体,它的两个氮原子可以轻易地 与金属进行螯合配位,同时,邻菲罗啉还是一种优 良的7r电子接受体,很容易发生 7r一7r共轭效应合成具有 超分子结构的配位聚合物 .因此,本文用 1-tza为配体,phen为第二配体,用溶剂法成功合成了一个新型 的单核Mn(II)配位聚合物,该配合物通过氢键作用在 口6平面呈现为一维超分子链状,这些链又经过 phen 的吡啶环与 1.tza的四唑环之间的仃一仃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二维超分子层状结构. 1 实验部分 1.1 合成 配合物1的制备:0.2mmol(0.04g)MnC12·4H20,0.25mmol(0.032g)1一tza和0.25mmol(0.405g)phen 放入25mL的聚四氟乙烯内胆中再加入8mlCHCN和3滴EtN,搅拌均匀.然后把整个聚四氟乙烯 内胆放入 不锈钢水热罐中,旋紧后缓慢加热至140cI二,并在此温度下恒温2天,最后缓慢降温12h.得到黄色块状晶体 1. IR(KBr,cm。。):3535(ws),3401(WS),3150(WS),3002(WS),1621(s),1518(m),1422(m),1400(S),1296 (m),1156(ws),1140 (1TI),978(ws),905(WS),853(In),80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