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科研训练中期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科生科研训练中期报告

本科生科研训练中期报告 朱熹思想中的人学立场 哲学系 刘沁哲学系 杨偲劢【课题研究内容简介】 人学,是以“人”为出发点、关注人的存在与本质的一种研究视角。一切哲学都是某种意义上的人学,古今中外莫不如是。儒家的“人本”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人学观念的基本立场,宋明理学作为儒学的道德形而上学形态,对人的存在与本质进行了最为全面而系统的理论阐发,其中又以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人学观念的精髓。本课题以朱熹的哲学思想为研究对象,探讨朱熹的理学体系中人的存在结构、人的主体性与人的自由。同时结合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以及当代人学研究的新进展,力图在比较的视野中寻求文化对话与共识。 【研究进展状况】 1、基本完成原始资料的阅读与收集,已经完成关于钱穆《朱子新学案》中汇编的文献材料的归纳整理。目前处于将第二手的文献材料与《朱子全集》进行核对的进程中。 2、在原有的研究计划上进行了调整,明确了研究的具体内容,在核心论点上取得共识。 3、完成对于主要参考书的学习。 4、在开始着手写作的基础上取得阶段性成果。可以保证按时完成研究计划。 【研究分工】 本课题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二部分由刘沁写作,第三部分由杨偲劢写作,第四部分共同写作。 【研究提纲与阶段性成果】 第一部分 人的层次性存在结构——朱熹人学思想综述 理气二元结构是宇宙万物构成的基本结构,也是人的基本存在结构。理世界先验性根据,物质。就天地宇宙的现成性而言,是气的大化流行气流行秩序和条理若单论一个性字,则性兼有理气两个方面。而朱熹区分了人性中的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则与理和气分别对应。 首先就人性中的天命之性而言,性即理,理是性的本体。万物都在本体的意义上根源于同一个理,天地生生人秉承天地的生生之,被赋予了先验的道德本质,这就是仁之性。仁在根本上只是一个生意,根源于天地的全体流行。人得仁然后有其他四德,仁义礼智信构成了人性的本质规定性 其次,就人性中的气质之性而言,人是天地气化流行的产物。天地中的阴阳五行之气,散而为太虚,凝结而为万物。虽然天地万物的构成都是气,但是气的凝结有精纯与粗糙之分,人与物的差别在于气秉的精粗不同。只是一个阴阳五行之气,滚在天地中,精英者为人,渣滓者为物。气是理的载体,理不离于气,理气结合的产物就是事物的性。但是气对于理在客观上构成了遮蔽,虽然万物各自具有的理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由于气秉的精粗差异,实际上所能发用的理则有偏有全,因而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本性。而在万物中,人之气最精,则人得理最全,人的本性也最为高贵,这就是仁义礼智信。但是,人始终无法彻底摒除自身与生俱来的形气之私,从气质中产生的私欲与邪念往往会蒙蔽人的纯善的本性,因此朱熹认为人的修养途径就在于变化气质,通过明明德,使得自己内在的道德本性敞亮并发用出来。陈来先生认为,理气在实际上无所谓先后,理在气之先只是一种逻辑在先的关系,理先于气不是像今天明天那样一种时间的先后,实际上是指哲学上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朱子哲学研究,96)理同气异如果说宇宙之间,理是作为气之中的一种实体存在,那么就自然导出在人性论上的性之本体论与气质蒙蔽说。如果坚持气异理异说,那么推而上之,必然得出结论,即理不是气中的某种本体,而只是气的属性,气的条理。而后一种观点就不是理学本体论,而接近于气学的气本观点了。(研究,143) 朱熹对于人性的论述看似相互矛盾,实质上这些论述是在两种不同的理论层次上展开的。就纯粹的先验本质而言,理同气异意味着性之本体的同一性。就现成的经验事实而言,理有偏全意味着性之实存的差异性。这也就是说,在本体意义上同质的人的类本质,表现在个体上则必然受个体存在结构的影响,因而呈现出差异性。所论理气之偏,若论本源,即先有理而后有气,故理不可以偏全论。若论禀赋,则有是气而后理随已具,故有是气则有是理,无是气则无是理,是气多则是理多,是气少则是理少。(《文集》五十九,《答赵致道一》) 程颢:“乃知明道先生所谓‘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者。《朱子全书》卷五五人的纯粹本质与经验实在之间始终处于相互较量的紧张关系中朱熹人学体系中的内在动力机制。 在理学体系中统领理气二元结构的重要理论范畴就是心。大宇宙中理气之全体构成天地之心,人作为小宇宙,其中理气之全体构成人心。从构成上来说,心属于气,心者,气之精爽者(95)。但是从功能上来说,心又是理的交会、发用之地。从不严格的意义上,心可以类比为一种主体性意志,之于理气具有主宰和运用的功能。 天地之心指的是宇宙中具有一个根源性的驱动意志,这就是生物。天地对于万物的绝对创生构成了自然秩序的根基,万物都以这种自然秩序作为自身内在的规定性,表现为好生的生命意志。人同样具有这好生之心,但是人在天地所创生的万物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由于人之气相对于万物而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you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