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版 第十八章生物药物.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目的 掌握 生物药物的概念,发展现状以及分类和临床用途 熟悉 基因工程药物的主要类型及发展趋势 了解 生物药物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 生物药物概述 第二节 生物药物的分类与临床用途 二、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发展趋势 《本草纲目》称“龟、鹿皆灵而有寿。龟首常藏向腹,能通任脉,故取其甲以补心、补肾、补血,皆以养阴也”。 龟肉和龟板具有滋阴壮阳、去湿解毒、防癌抗癌、益肝润肺、益阴补血等功效。 1、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药物   天然氨基酸和氨基酸混合物及衍生物。蛋氨酸可防治肝炎、肝坏死和脂肪肝,谷氨酸可用于防治肝昏迷、神经衰弱和癫痫。 (二)按化学本质和化学特性分类 2、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   化学本质相同,分子量有差异。 蛋白质类药物:血清白蛋白、丙种球蛋白、胰岛素。 多肽类药物:催产素、胰高血糖素。 (二)按化学本质和化学特性分类 3、酶和辅酶类药物 酶类药物按功能分为: 消化酶(胃蛋白酶、胰酶、麦芽淀粉酶)、 消炎酶(溶菌酶、胰蛋白酶)、 心血管疾病治疗酶(激肽释放酶扩张血管降血压)。 辅酶类药物:传递氢、电子和基团,治疗肝病和冠心病。 (二)按化学本质和化学特性分类 4、核酸及其降解物和衍生物类药物 DNA:治疗精神迟缓、虚弱和抗辐射。 RNA: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辅助治疗。 多聚核苷酸:干扰素的诱导剂。 (二)按化学本质和化学特性分类 5、糖类药物   抗凝血、降血脂、抗病毒、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和抗衰老。 (二)按化学本质和化学特性分类 6、脂类药物   磷脂类:脑磷脂、卵磷脂可用于治疗肝病、冠心病和神经衰弱症。 脂肪酸:降血脂、降血压、抗脂肪肝。 (二)按化学本质和化学特性分类 7、细胞生长因子  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8、生物制品类 ⑴从微生物、原虫、动物和人体材料直接制备。 ⑵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方法制成。 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它疾病。 (二)按化学本质和化学特性分类 1、治疗药物   肿瘤、爱滋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2、预防药物   传染性强的疾病,疫苗、菌苗、类毒素。 3、诊断药物   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免疫诊断、酶诊断、放射性诊断、基因诊断试剂。 4、其它   生化试剂、保健品、化妆品、食品、医用材料。 (三)按生理功能和用途分类 二、生物药物的临床用途 1.内分泌障碍治疗剂 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激素,治疗糖尿病 生长素——生长、发育,治疗侏儒症 2.维生素类药物 A、D、E、K C、B族 (一)作为治疗药物 治疗维生素缺乏症 3.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L-多巴——治疗神经震颤 人工牛黄——镇静、抗惊厥 脑啡肽——阵痛 4.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血红素——抗贫血、升高血红蛋白 肝素——抗凝血 凝血酶——止血 右旋糖酐——增血容量 5.呼吸系统药物 平喘——前列腺素、肾上腺素 祛痰——乙酰半胱氨酸 镇咳——蛇胆、鸡胆 6.心血管系统药物 降血压——甲巯丙脯酸、激肽释放酶 降血脂——弹性蛋白酶、猪去氧胆酸 治疗冠心病——类肝素、硫酸软骨素A 7.消化系统药物 助消化——胰酶、胃蛋白酶 治疗溃疡——胃膜素、维生素U 止泻药——鞣酸蛋白 8.抗病毒药物 抑制病毒核酸合成——碘苷、三氟碘苷 抑制病毒合成酶——阿糖腺苷、无环鸟苷 调节免疫功能——干扰素、异丙肌苷 9.抗肿瘤药物 核酸类抗代谢物——Arc、6-MP、5-FU 抗癌大分子——天冬酰胺酶、PSK 提高免疫力抗癌物——IL-2、干扰素、GMF 10.抗辐射药物 SOD——抗氧化、抗损伤 MPG——细胞免于破坏 11.计划生育用药 口服避孕药——复方炔诺酮 早中期引产药——PGE及其类似物 12.生物制品类治疗药 人血免疫球蛋白——破伤风、甲肝、乙肝 抗毒素——白喉抗毒素 抗血清——蛇毒抗血清等 常见的预防药物有菌苗、疫苗、类毒素及冠心病防治药物。 菌苗有活菌苗,死菌苗及纯化或组分菌苗。活菌苗如布氏杆菌病、鼠疫、土拉、炭疽和卡介苗等。纯化或组份菌苗如流行性脑膜炎、多糖菌苗,死菌苗如霍乱、伤寒、百日咳、钩端螺旋体菌苗等。 (二)作为预防药物 疫苗也有灭活疫苗(死疫苗)和减毒疫苗(活疫苗)二类。死疫苗如乙型脑炎、森林脑炎、狂犬病和斑疹伤寒疫苗,活疫苗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腮腺炎、流感、黄热病疫苗等。 类毒素是细菌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致病毒素,经甲醛处理使失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