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新闻伦理学视角人物研究报道
基于新闻伦理学视角人物研究报道 摘 要:作为政治人物的隐私权,如果与公共利益相冲突,或者有可能会影响到公共利益时,公众应该有权知道。但在报道政治人物隐私时,媒体只报道关乎公共利益的事实本身即可,应尽量避免过多阐述隐私的细节,以免对相关的人造成二次伤害。 关键词:政治人物;隐私权;报道尺度 美国当地时间2011年6月13日晚,美国共和党在新罕布什尔州曼彻斯特举行党内首次总统预选辩论。共和党7名总统候选人一一亮相,赫尔曼·凯恩作为一名优秀的黑人商业领袖,之前未曾有过任何政治管理经验,因此戏称自己是“黑马”。但半年后,凯恩因网上爆出的多起性骚扰丑闻退出竞选。 无独有偶,2011年10月4日,有望在2012年参选香港特首的前政务司司长唐英年承认自己的婚姻生活“有缺失”,引起公众一片哗然。香港《东周刊》杂志发表了对唐英年及其结婚27年的妻子郭妤浅的专访,郭妤浅在采访中间接地承认了有关唐英年婚外情的报道。他在竞选初期的坦白可能会被视作先发制人之举,目的是避免丑闻在竞选进入白热化阶段曝光。 婚外情作为个人情感生活的部分,理应受到隐私权保护。但如果当事人是政治人物,个人的感情问题是否还受到隐私权保护呢?本文将对政治人物隐私的报道伦理及报道尺度进行探讨。 一、政治人物与娱乐明星:他们的隐私权有何不同? 在“艳照门”事件中,很多媒体选择声讨陈冠希的不道德行为。但是也会有媒体站出来为陈冠希说话,因为艳照的流出并非冠希的所作所为,而是为他修电脑并盗取其中图片的人。 但是同样是在披露个人感情隐私的赫曼·凯恩事件中,却没有媒体为凯恩开脱。几乎所有媒体都在争相报道,唯恐这总统候选人竞争中的节外生枝不够为人所知。更令人惊叹的是,声称与凯恩有关联的5名女性间隔登场,俨然左右起了凯恩的支持率,却没有人认为这有任何不妥(除了凯恩的阵营和律师)。 为什么会有媒体为陈冠希开脱,却没有媒体为凯恩洗罪?尤其是在号称报道中立的美国?只因为凯恩的身份比陈冠希更特殊,他不是娱乐大众,供人们饭后闲聊八卦的娱乐偶像;他是有可能决定公民权利甚至整个国家命运的人;他是政治家。 政治人物与娱乐明星隐私权的不同之处在于,当政治人物的隐私权涉及到公众利益时,隐私权就必须让位于公共利益,毕竟,正如美国一位流行文化教授罗伯特·汤普森说的:如果在一个所有可能都是最好的世界里,婚外情也许与选举无关。但是不仅仅是记者,就连投票的普通百姓也会发现这其中很有趣:他们不仅仅是因为外交政策或者经济政策投票。他们投票也因为被选者的生活方式。” 凯恩的律师林·伍德在东窗事发之初为凯恩辩护说:成年人之间经双方同意而进行的这种私事(即指婚外情)不应该是公众和媒体调查的合理主题。意即媒体和公众无权关心凯恩的感情私事。但是,公众可以认为一位有婚外情的总统候选人首先在道德上就是不可信任的,因此他们也无法将一个国家交到这个候选人手上来。此时,婚外情这一事实,将是公众考虑将神圣的一票投给谁的重要决定因素。 由此可见,虽然法律一直告诉我们,公民的隐私权受到法律的合理保护。但是,作为政治人物的隐私权,如果与公共利益相冲突,或者有可能会影响到公共利益时,公众应该有权知道。 二、事实与细节:政治人物隐私权报道尺度在哪里? 既然政治人物的隐私在某些环境下如果跟公共利益冲突就应该被公布,那么是不是政治人物原本视为隐私的这件事情全部细节都应该被公众知晓呢?还是,公众仅仅只应该并且需要知道这件事情的存在,而非过多细节? 英国《镜报》2001年报道国际知名模特Naomi Campbell尝试通过接受秘密治疗以戒除酗酒和毒瘾,内容相当详尽,包括一些接受治疗的细节。Campbell诉至法庭,控告《镜报》“违反必威体育官网网址义务”及违反《保护资料法》的规定,要求赔偿。高等法院2011年三月判Campbell胜诉,获得三千五百英镑赔偿。这个诉讼争论焦点是:Campbell这类国际知名、经常主动接触传媒的公众人物,他们是否还享有某种程度的“剩余”隐私及私人空间? 法官认为,《欧洲人权公约》明确保护了隐私,如果公众人物有合理理由不公开私生活中一些细节,传媒应该尊重,这包括了敏感的个人资料。在本次诉讼中,公众有权知道Campbell是否染有毒瘾,传媒可以提及Campbell接受治疗。不过,新闻的报道只能到此为止,不可提及治疗细节,因为这属不必要地侵犯Campbell的隐私,亦末有任何重大公众利益理由支持。 按照判案法官的逻辑,在处理凯恩事件的报道时,媒体也应该只告诉公众有可能影响到公共利益的那一部分(即婚外情、性骚扰事实),而非将凯恩与情妇幽会的具体细节甚至对话公布出来。 遗憾的是,美国媒体并没有这样做。他们对手中的这枚重磅炸弹持续煽风点火,报道中爆出了许多公众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