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救护新理念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救护新理念课件

郑东新区应急救护知识普及讲座 杜敏 一、现代救护新概念 (一)传统救护与现代救护 (二)现代救护的参与者 (三)现代救护的内容 (四)现代救护的目的 (五)现代救护的原则 (六)现代救护的步骤 二、常见急症的急救处理 (一)病情分类 (二)休克 (三)晕厥 (四)急性冠脉综合症 三、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 (一)电击 (二)中暑 (三)气管异物 (四)火灾 四、学生群体易发生的意外事故急救处理 (一)踩踏 (二)食物中毒 (三)溺水 一、现代救护新概念 (一)传统救护与现代救护 过去,人们将抢救院外危重急症、意外伤害病人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医护人员身上,这种传统的观念,往往使病人丧失了最佳的抢救时间。 ·抢救实施者:医护人员(100%) ·尽快寻找交通工具——急诊室——医生诊断、处理 现在,随着急救医学的迅速发展,现代救护是立足现场的抢救。 在院外现有的条件下,“第一目击者”对伤病人实施有效紧急的救护措施,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 然后在医疗救护下或运用现代救援服务系统将伤病人迅速送到就近的医疗机构继续进行救治。 救命的“黄金时刻” 研究表明: 如果在病人发病的4至6分钟内,第一目击者当场为其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其复苏的成功率要比等医生到来高5至6倍。人体心脏停跳4至6分钟,大脑就会发生不可逆死亡,因此这4分钟被称作挽救生命的“黄金4分钟”。 在发病的现场,几分钟、十几分钟是抢救危重病人最重要的时刻,我们将其称之为救命的“黄金时刻”。 (二)现代救护的参与者 第一目击者:是指在现场为突发伤害和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 包括现场伤病人身边的人(亲属、同事、救援人员、警察、消防员、保安人员、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等),参加过救护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在事发现场利用所学的救护知识、技能救助病人。 第一目击者不是第一个发现事故的人,可能是一人,可能是两人或多人。 专业急救人员到达进行抢救 (三)现代救护的内容 现代创伤救护技术除了传统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外,还包括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现场电除颤等心肺复苏术。 (四)现代救护的目的 ①延长病人生命。创伤病人由于重要脏器损伤及大出血导致休克时,可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故在循环骤停时,现场救护要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维持生命,为医院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 ②减少出血,防止休克。严重创伤或大血管损伤出血量大,现场救护时要迅速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止血,有效止血是现场救护的基本任务。 ③保护伤口。开放性伤口要妥善包扎,减少出血,避免伤口感染,保护深部组织免受进一步损伤。 ④固定骨折部位,预防并发症。现场救护要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固定骨折部位,减少骨折端对神经、血管等组织的损伤,同时能缓解疼痛。颈椎骨折如予妥善固定,能防止搬运过程中的脊髓损伤,避免截瘫。 ⑤快速转运。用最短的时间将病人安全地转运到就近医院。 (五)现代救护的原则 ①树立整体意识,重点、全面了解伤情,避免遗漏,注意保护自身和病人的安全。 ②先抢救生命,后治伤。 ③有出血的包扎顺序一般为头部、胸部、腹部,然后包扎四肢。 ④先固定颈部,然后固定四肢。 ⑤操作迅速平稳,防止损伤加重。 ⑥尽可能做好个人防护。 如何正确拨打120 (六)现代救护(心肺复苏)步骤 3、救护体位:依现场实际情况将伤员置于心肺复苏体位(仰卧位)、复员卧位(侧卧位),救护人采用救护人体位(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贴或立于病人肩、腰部)。 4、判断呼吸 5、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的注意事项 按压部位正确 上肢不得弯曲 “用力下压、快速按压” 下压后完全放松,放松时手掌不离开胸壁 不得冲击性按压 —— 有效的CPR 6、开放气道 如何开通气道 7、人工呼吸 捏紧鼻翼,抢救者深吸气,口对口包紧,快而深的吹气 按压与吹气之比:30:2 每做30次按压+2次人工吹气为一个复苏周期 8、有效复苏指征 二、常见急症的处理技巧 (一)患者病情按轻重缓急分为五类 中国伤害预防报告 我们国家每年各类伤害发生约2亿人次,因伤害死亡人数约70万-75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9%左右, 是继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之后的第五位死亡原因。 我国前5位致死性伤害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溺水和意外中毒等,导致的死亡案例占全部伤害死亡70%左右。 估算每年发生各类需要就医的伤害约为6200万人次,占全年居民患病需要就诊总人次数的4.0%,每年因伤害引起的直接医疗费达650亿元,因伤害休工而产生的经济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