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 淡 中学生的自私心理
前 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而自私心理,是21世纪学生身上的一个突出问题,已成为一代独生子女们身上的通病。在中学阶段表现得犹为突出, 若任其发展,既不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也不利于班级建设,更不能向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应该引起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所以学校教育应当负起这个义不容辞的责任,帮助中学生克服自私心理,塑造健全的人格,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
1.2自私心理的特点
1.2.1深层次性
自私是一种近似本能的欲望,处于人的心灵深处。但人的需求要受到社会规范、道德伦理、法律法令的制约,有合理合法的,也有不正当的。一味想满足自己私欲的人就是具有自私心理的人。
1.2.2下意识性
正因为自私心理隐藏深,有自私行为的人并非意识到他在干一件自私的事,相反他在侵占别人利益时往往心安理得。
1.2.3隐秘性
因自私行为会引起公愤,为逃避舆论的谴责和社会的惩罚,便在谎言和假象中隐藏其内心自私的本性。
第二章 自私心理在中学生身上的表现
2.1不讲公德
公德表现在学生身上首要的是遵守学校生活的准则。可自私之人却默然视之,如:随地吐痰、随意损坏课桌椅;把自己的财产看得紧紧的,公家的财产随意浪费;你这里要坐下来学习,他那里把音响开得震天响;冬天挨着门的同学冻得受不了,他却把门大敞四开,全然不顾别人;自己个子很高,视力也不错,为了自己听课效果更好,多次找老师提出调到第一排,而不认为自己的要求无理。个人利益第一,凡事先计较个人得失。在他们眼中,个人利益是最重要的,为了维护它,甚至可以放弃正义、信誉、友情等宝贵的东西。例如有时班级内出现间题,教师在调查处理问题时,经常遇到怕连累自己不愿讲真话,以致作假证的学生。还有,当班主任把某个同学生病住院的消息告诉大家时,一名学生脱口而出的竟是:“他得的是不是传染病?”。他首先考虑的是同学会不会把病传给自己,而不是同学的安危。
2.2嫉妒他人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嫉妒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交情绪。[2]但自私之人嫉妒心更加严重,心目中只有自己,根本不能容纳别人。如果谁本事比他强,取得好成绩,或在容貌、身材等方面超过自己便会感到难受,于是多方诋毁、攻击为难比他强的人。这种嫉妒心有时会陷入疯狂状态,甚至会导致伤害他人的行为。李明与李飞是苏北盐城云岗中学高三年级学生,由于嫉妒李明极可能考上大学,自己比他大一岁,可能还考不上,怕面对乡邻亲友的白眼,在填写报考志愿的那一天,李飞把李明推下天台,致使李明成为了植物人,毁了两人的美好前途和终身。这种案例时有发生,狭隘自私的嫉妒心使这些人走上了犯罪道路。
2.3感情极为自私
这些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满足自己的私欲为目的,不懂得关心父母和他人,缺乏责任感。他们受社会环境的冲击,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已成为当今校园的时尚;吃喝族们凡认为值得庆祝的都免不了搓一顿。如我们学校的学生一次周末返校,三个人只两天没见便逃出校园,跑到饭馆喝酒小聚,三人喝得酩酊大醉,都被送到医院,半夜把父母老师都惊动到医院,而他们一点儿也不感到愧疚。恋爱族们逛公园、上舞厅,浪漫之至;旅游族们身穿李宁T恤,脚蹬耐克鞋,潇潇洒洒游遍名山大川;玩乐族们进舞厅,钻网吧。这些人早把学业、父母的期望置之脑后。更有甚者:买手机,做美容,穿名牌,校园高消费愈演愈烈,使本来供自己上学的艰难家庭更是不堪重负。
2.4学习目的自私
他们努力学的目标,是为自己将来追求物质享受打好基础,因此就出现了学习目标偏差,出现了很多高科技犯罪案例,如计算机专业的高材生利用所学知识去做高级窃贼等;国家大力培养的大学生一旦走上权利岗位,不是为国为民办事,而是进行权钱交易、大肆敛财、贪图享乐,如最近被处分的许宗衡、“许三多(许伟铭)”。
可见,自私是损人利己关系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在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和公私关系上偏私的意识和行为。自私者往往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和集体利益,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牺牲他人和集体利益。其最极端的表现是从他人的不幸和痛苦中取乐——幸灾乐祸。在学校,学生的自私心理影响其人格的培养甚至会影响班风、校风的建设。如果不加以教育,以后走向社会,也会贻害周围甚至成为社会的蛀虫。所以,我们应该挖掘出自私心理的成因,以便对症下药。
第三章 自私心理的成因
学生自私心理和自私行为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3.1客观原因
1.家庭环境的熏陶
独生子女已成为现代家庭的核心,他们从小娇生惯养、生活优越,家长对其百依百顺,事事处处都以孩子为重,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也经常得到迁就和满足。家庭的娇惯使这些“小皇帝” 养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自私心理,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交流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