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19.草船借箭》幻灯片.ppt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19.草船借箭》幻灯片.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19.草船借箭》幻灯片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作者罗贯中。小说以汉末三国历史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止于东吴灭亡,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争和广泛的社会生活。书中塑造的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许多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等,广为流传。《三国演义》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之一,不仅对中国古代小说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亚洲的其他国家也广泛流传。 19草船借箭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在这条文化长河中,四大名著始终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你们知道是哪四大名著吗?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罗贯中,明朝小说家,生于元末明初(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山西太原府,一说山西省祁县,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隋唐演义》等,代表作《三国演义》。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根据《三国演义》的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编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草船借箭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查字典弄清“神机妙算”这个词语的意思,想想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周瑜 曹操 鲁肃 擂鼓 丞相 都督 弓弩手 水寨甘愿 妒忌 迟延 私自呐喊 支援 幔子 默读起因部分,请你思考: 1.周瑜是怎样“请”诸葛亮商议军事的?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来? 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诸葛亮,于是以共商军事,作战急需用箭为名,暗里是设下陷阱,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从周瑜不动声色的话中反映出他的险恶用心。 一方面诸葛亮顾全大局,为了维护蜀、吴联盟,战胜曹操的十万大军,所以不和周瑜计较。另一方面诸葛亮对于向曹操借箭的计划早就成竹在胸,所以他欣然地立下了周瑜想置他于死地的“军令状”,表现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2、诸葛亮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十万枝箭的任务,并且立下军令状?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诸葛亮为什么要把船连接起来? 为了增大受箭面积。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借箭? 为了使敌人不明真相。 “诸葛亮下令……,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诸葛亮为什么下令军士擂鼓呐喊? 为了制造进攻的假象。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诸葛亮为什么先下令船头朝西,船尾朝东;然后又下令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为了撤退的方便,节省时间。 曹操生性多疑,为什么在关键时刻他却没有放火箭? 大家知道三国中有不少战役都放过火箭,但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事先准备好的。当时的火箭是极易受潮,不便保管的,火烧赤壁时是用了火箭的,因为在战前已经准备充分,草船借箭是在曹操没有防备时候的突发事件,至于船上是真人还是假人,当时不在曹操考虑范围内,所以迅速的以普通弓箭击退敌军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诸葛亮巧妙安排: 一妙:青布幔子遮船,曹军看不清虚实。 二妙:草靶子排在船两边,吓唬曹营军士,还可以保护自己。 三妙:二十只船一字排开,两面受箭,面积大。保证了借箭的数量,保持了船的平衡。 四妙:二十只船来去顺风顺水,曹军望船兴叹。 五妙:船上军士擂鼓呐喊,虚张声势。 保证借箭成功的因素: (5)水的作用。(冬季刮西北风,使船回去时“顺风顺水”。等到曹军发觉时,船已飞一样驶出二十多里。) (4)士兵作用。(擂露呐喊,虚造声势,引敌射箭。) (3)曹操多疑之心。(不仅不轻易出动,令弓弩手射箭,调六千名弓弩手,使箭更多。) (2)船的作用。(草人──雾中似人;相连──空隙较 小,易于受箭,正反都可受箭。) (1)雾的作用。(冬季,雾在四更最浓。) 知天文 “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