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20120419.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讲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20120419

故事: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一个人不知道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于是他去求教上帝,上帝先带他去了地狱,他看到所有人都是面黄肌瘦,但面前都是美食,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双长长的筷子,很多人都在努力往自己嘴里送,但太长了,自己永远都送不进嘴里。 上帝又带他去了天堂,结果天堂里的人红光满面,欢声笑语,原来是一样的筷子,自己送不到自己嘴里,但两个人可以相互喂食,其乐无穷。 实现1+1>2,个体与他人双赢。 亚里士多德:“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 马克思: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获得社会支持,事业成功的保证。 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靠他的专业能力,而85%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人处世的能力。” 研究成果:4000名失业的人中,只有10%,即400人是因为他们不能干这种工作,90%,或者说3600人,是因为他们还不曾发展自己与人成功相处的良好品质。 ◆阻碍人际吸引的个人性格特征 (一)矫正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 忌 “以貌取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启示:注重良好的第一印象. 忌以偏概全(全盘肯定或否定),要要尽量消除“偏见”,多角度分析取舍 启示:注重塑造突出的正面形象 (三)优化人际交往的艺术 善用肢体语言 面部表情、目光、微笑、手势、体态等。 在信息传递的全部效果中,有7%是词语,38%是声音,身体语言沟通所起到的效果则达55%。 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 精炼、清楚、中肯、生动、普通话、顾及场合 把握好人际距离 空间距离、时间距离 运用好人际交往的策略 1、用好肢体语言 表情: (1)保持微笑; (2)善用目光:表露合适感情;注视对方 手势:有意识的注意自己的动作 不良手势:玩转钢笔、指人、摸头发、摸脸、搓手、挖鼻孔、抠耳朵等 体姿: (1)站姿:头正、颈直、肩平、挺胸、收腹、直腰、提臀、腿直、脚稳。 (2)坐姿: 切忌:跷二郎腿、腿部抖动不停、双腿过度叉开等。 (3)走姿:方向明确、目光平视、步幅适度、步速均匀等。 2、把好人际交往距离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将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分为四类,即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 亲密距离:身体直接接触 —— 15-46公分。 依赖触摸觉,视觉、听觉退居其次。 对象:情侣或孩子 个人距离:15-76公分 —— 76公分-1.2米。 手拉手或亲密交谈,又不触犯对方的空间。 对象:朋友之间。 社交距离: 1.2-2米 —— 2-3.5米。 主要依靠视觉、听觉。 场合:正式社交活动、外交会谈。 公共距离: 3.6-7米 —— 7.6米以上。 依赖听觉,需提高音量,视觉精确性下降。 场合:不适合人际沟通,而只适合于演讲。 3、用好人际交往策略 记住对方的名字;换位思考; 学会赞美他人: 要真诚、要具体、要新颖; 要感受性赞扬,不要评比性赞扬; 要注意三种不同的赞扬场合:一对一;一对多;一对零(赞扬对象不在场,他人又能传到话) 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善于倾听: 鼓励对方开口;注意力集中; 反应式倾听; 避免打断对方;抓住重点;使用并观察肢体语言。 想好了再说,心直不一定口快 给对方“特殊对待”,而非“惯例对待”。 适度的自我暴露; 请对方帮小忙; 避免当面伤害他人的感情; 有错要主动承认; 不要总显得比别人高明; 避免无谓的争论。 4、避免交谈中不受欢迎的行为 A、随时打断对方谈话或抢接对方话头。 B、口若悬河 C、语无伦次,不知所云 D、不注意倾听,要求他人再次重复谈过的话题。 E、总是打量对方,目光过于新奇 F、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 G、目光老盯着异性看 H、故作内行,不懂装懂 I、 海阔天空,言之无物 J、不注意交谈对象,用词偏难或偏俗 K、长话短说,短话长说 L、不同对方商量,单方面中止谈话。 M、当别人对某话题感兴趣时,你却感到不耐烦,立即将话题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上去。 这些情况你有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掌握好批评的分寸 先表扬后批评:良药不苦口。 批评别人之前先做自我检讨:消除对立情绪。 点到为止,给人台阶。 描述行为,不要做人身攻击。 不要把个人情绪因素牵涉进去。 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 不要挖旧疮疤。 不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