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测的治疗与复苏.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血流动力学监测--肺小动脉楔压 组织灌注的监测 (1)传统监测指标对评估休克和体液复苏有一点的临床意义,但因无法量化评估组织灌注,临床应用存在局限性 (2)血乳酸:血乳酸浓度升高(4mmol/L)并持续48小时以上者,预示其预后不佳,病死率达80%以上,乳酸清除率比单纯乳酸值更能反映组织灌注和病人预后。 (3)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特指肺动脉血氧饱和度,反映组织氧平衡的重要参数,其正常值70~75%。 (4)胃粘膜内CO2分压(PgCO2)正常值45%,动脉血CO2与胃粘膜CO2分压差正常值9mmHg,值越大表示胃肠道组织缺血越严重。胃肠道是全身低灌注最早受累、最迟恢复的器官,对其缺血状态评估对全身组织灌注状态的评估意义重大。 呼吸系统 (1)呼吸功能监测 急性肺通气功能衰竭:术后肺部并发症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术前肺功能异常术后较易发生:正常3%,异常70%。正确认识和监测术后肺功能改变,对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主要监测:肺通气功能、氧合功能和呼吸机械功能,以帮助判断肺功能的损害程度、治疗效果以及组织器官对氧的输送和利用状况。 参数 正常值 参数 正常值 潮气量(VT,ml/kg) 5~7 呼吸频率(RR, BPM) 12~20 死腔量/潮气量(VD/VT) 0.25~0.40 二氧化碳分压(PaCO2,mmHg) 35~45 氧分压(PaO2, mmHg) 80~100 血氧饱和度(SaO2,%) 96~100 肺内分流量(QS/QT,%) 3~5 肺活量(VC,ml/kg) 65~75 最大吸气力(MIF,cmH2O) 75~100 表7-2 常用呼吸功能监测参数 (2)呼吸治疗 1)氧疗(oxygen therapy) 氧疗:是通过不同的供氧装置或技术,使病人的吸入氧浓度(FiO2)高于大气的氧浓度以达到纠正低氧血症和提高氧供的目的。 氧疗可使FiO2升高,当肺通气功能无障碍时,有利于氧由肺泡向血流方向弥散,升高PaO2。轻度通气障碍、肺部感染等对氧治疗较为敏感,疗效较好。当肺泡完全萎陷或肺泡的血液灌注完全停止,氧治疗的效果很差,必须治疗病因。 呼吸系统 供氧方法:高流量系统和低流量系统 ?高流量系统: 病人所吸入的氧气都由该装置供给,气体流速高,FiO2可以稳定控制并能调节。常用的有文图里(Venturi)面罩。 ?低流量系统: 提供气流量不能满足病人吸气总量,吸入一定氧的同时还需吸入一定量的空气。FiO2不稳定,也不易控制,适用于不需要精确控制FiO2的病人。常用方法: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带贮气囊面罩吸氧。 呼吸系统 (2)呼吸治疗 2)机械通气的应用: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目的:保障通气功能以适应机体需要,改善并维持肺的换气功能,减少呼吸肌做功,特殊治疗的需要,如连枷胸等。机械通气本身也可加重肺损伤,称为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包括气压伤、容积伤及生物伤等。 常用的模式有:控制通气(CMV)、辅助控制通气(C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呼气末正压(PEEP)等。 呼吸系统 机械通气模式 控制通气(CMV):由预设定参数给病人进行机械通气,用于无自主呼吸患者。 辅助控制通气(AC):有病人吸气时负压触发,设置备用频率,当病人两此呼吸间歇长于备用频率的间歇时呼吸机启动控制呼吸。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送气由病人吸气力触发。压力支持通气(PSV):用于有自主呼吸的病人。以一定的压力送气。 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呼吸末期气道压力高于大气压。防止肺不张。增加右心后负荷,可减少肺内血液分流量。 三、病情评估 使用统一标准对ICU病人病情进行评估具有以下意义: 可正确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选用合理治疗用药和措施,并评估其疗效; 为病人转入或转出ICU提供客观标准; 根据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估医疗、护理质量。 ICU常用病情评分系统 1、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2、治疗干预评价系统(TISS) 3、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ODS) 4、全身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 * 复苏概念 早年的“复苏”主要指“心肺复苏”,即针对呼吸和循环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以人工呼吸替代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自主搏动。后扩展为“心肺脑复苏”。 复苏分为三个阶段: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和复苏后治疗。 心脏骤停后机体变化 3秒--黑朦 5-1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