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第三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气体的制备是高考中经常涉及的知识点,通过气体的 制备实验,可以对反应原理、反应装置等各方面进行考察. 某学习小组欲在实验室模拟工业合成氨及进行氨的催 化氧化,其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下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 氮气________、氢气________.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3)从氨合成器出来的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________(“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OH-、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了气体制备知识点,实验室中用NaNO2溶液和饱和NH4Cl溶液加热制N2的方法,可以选用铁架台、酒精灯、蒸馏烧瓶、分液漏斗,配套装置a,而H2的制取利用的是启普发生器简易装置b. (2)甲装置中浓硫酸能吸收H2O(g),同时通过观察浓硫酸中气泡冒出速率,从而控制气体流速. 点击此图片进入针对训练测与评 可选用制备气体的装置: [名师精析] 考虑所给反应物质的状态与气体的性质选用气体发生和收集的装置.制备氢气不需加热,且锌粒为固体颗粒,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因此a、e、f中只有e正确;氯气可溶于水,且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为除杂需选用d装置. [答案] e d (1)利用例1中装置a可制取以下气体: ①O2——H2O2与MnO2(或Na2O2与水) ②Cl2——KMnO4与浓盐酸 ③CO2——CaCO3与稀盐酸 ④H2——Zn与稀硫酸 (2)以下是启普发生器原理——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改进 装置: [学 之 用] 1.下列反应最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是 ( ) A.锌与稀硫酸反应 B.甲烷热分解 C.电解稀硫酸 D.炽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 解析:实验室里制备气体要操作简单,容易分离,经济实惠,切实可行.甲烷在高温下才能分解成H2和C,反应所需条件高.炽热的炭和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既难反应,又难分离,难以在实验室里实现.电解稀硫酸需要消耗电能.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方法制取氢气. 答案: A 2.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出发,下列实验不宜用图示装置进行 的是 ( ) A.不同浓度的硝酸与铜反应 B.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 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 D.H2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 解析:如图所示装置没有尾气吸收装置,所以凡是生成有污染的气体都不行,B、C、D都没有污染气体产生,只有A项中有氮氧化合物产生,所以A符合题意. 答案: A 3.某兴趣小组同学共同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装置Ⅰ制取气体,生成气体的反应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装置Ⅰ、Ⅱ制取气体(K2关闭,K1打开). 甲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Ⅱ可以收集H2、NH3等气体,但不能收集O2和NO等气体,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对装置Ⅱ做简易改进(不改变仪器装置),也可收集O2和NO等,但不能收集NO2,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对装置Ⅱ再做简易改进(不改变仪器装置),也可收集NO2,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装置Ⅰ、Ⅲ验证物质的性质(K2打开,K1关闭). 如果设计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则可在A中加浓盐酸,B中加________,C中加________,观察到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装置Ⅰ是一个固液混合不加热制备气体的装置. (2)这套装置是利用排空气法来收集气体的,由于是短管进气,故可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NH3等,而O2密度比空气大,NO又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故不能用它来收集. 只要在装置Ⅱ中加满水,利用排水法就可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六章计算机测试技术_机械工程测试技术.ppt
- 第六部分:(下)2016拓展部分知识复习建议.doc
- 第六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ppt
- 第十一章 国际税法2.ppt
- 第六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ppt
-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学-上海金融学院 黄敏).ppt
- 第十一章 国际货运事故处理.ppt
- 第十一章 商标法与专利法.ppt
- 第十一章 排队论(运筹学-重庆大学,熊中楷).ppt
- 第十一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ppt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寄书》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八角楼上》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丰收了》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