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海洋自然地理2.3-2.5
海 洋 地 质 学;提纲;2.3 大陆边缘地貌
;2.3.1 陆缘类型;3.动力学分类方案
活动型、稳定型和转换型
根据板块运动性质和所处构造部位的不同
主动大陆边缘,运动板块前缘的大陆边缘;往往与板块的汇聚、俯冲消减、现代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密切相关,故又称之为活动型(或汇聚型、主动型、有震型)大陆边缘,与太平洋型大陆边缘相当;
被动大陆边缘, 运动板块后缘的大陆边缘,位于同一板块的内部,随板块向两侧做相背运动,在构造上相对稳定,故称为稳定型(或背离型、被动型、无震型)大陆边缘,相当于大西洋型大陆边缘;
剪切型或转换型大陆边缘,板块之间发生剪切活动形成的大陆边缘,它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以浅源地震为标志,分布比较局限。 ;4. 三类三亚型方案 三分方案基础之上,
太平洋型大陆边缘:西太平洋(海沟—岛弧一弧后盆地)亚型、科迪勒拉亚型和安第斯亚型。
5. 二类五亚型方案 二分方案基础之上,
活动陆缘:安第斯亚型、岛弧亚型,
稳定陆缘:火山亚型、非火山亚型、张裂—转换亚型。
上述各种分类并无本质差别,本章采用较为通用的分类名称,即以稳定型、活动型和转换型三大类划分方案,对其地貌特征进行阐述。
;2.3.2 稳定陆缘
;2.3.2.1 大陆架
大陆架是大陆向海自然延伸的部分,是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简称陆架,也称大陆浅滩、陆棚。
其范围始自海岸线(多指低潮线),并以极缓的坡度延伸,直至海底坡度突然增大的地方—陆架坡折(shelf break)。陆架坡折以内的浅海区即是大陆架。;陆架坡折的水深变化在20~550 m之间,平均约130 m,也曾有人将200 m等深线当作陆架的下限(特别是陆架坡折不明显的地区)。
几乎所有大陆岸外均有陆架发育,但各地陆架宽度变化极大,约在数公里至1500 km之间,平均约75 km。
陆架坡度极为平缓,平均约0o07′;总面积2710×104 km2,占全球面积5.3%,约占海洋总面积7.5%。
;太平洋东缘和日本东部较活动的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沿红海两缘年轻的大陆边缘和几内亚湾北缘的大陆边缘,它们的陆架都较窄。
而构造上稳定的大西洋型大陆边缘,陆架一般较宽,如南、北美洲东缘。; 岛弧后的边缘海的大陆架大多较宽,南海南部巽(xun)他陆架为世界上最宽的陆架之一。
中国的大陆架相当宽广。渤海和黄海完全属于陆架,东海大陆架向南延至冲绳海槽西北侧斜坡顶部,长江口外陆架最宽处达560 km;南海大陆架以北缘和南缘较宽,北部大陆架在珠江口外最宽,达330 km。
;
陆架地形总的来说比较平坦,但也可有起伏20 m左右的丘陵、盆地和谷地等。波浪、潮汐和海流可掀起泥沙,形成沙丘和沙脊。河流将其三角洲推展至陆架上。长江口外海滨发育了大型水下三角洲。苏北岸外浅水区展布着一系列放射状沟、沙堤和沙洲。陆架外缘常有浅滩或岛屿发育。陆架上层布着多级水下阶地。
;2.3.2.2 大陆坡 continental slope
大陆坡是分隔大陆和大洋的全球性巨大斜坡,从陆架外缘(陆架坡折)向深海延伸至2000 m左右,但不少地方的陆坡下限深于2000 m,简称陆坡。
陆坡宽度数十至数百千米不等,平均20-40km,总面积计2870×104 km2,占全球面积5.6%。
较大的坡度是陆坡的最大特点,平均3-6o,最大者(斯里兰卡岸外斜坡)可达45o。
;在大西洋型大陆边缘,陆坡常随水深增大而变缓,下延为大陆隆;在太平洋型大陆边缘,陆坡常随水深增大而变陡,下延至海沟。
;多数陆坡的表面发育育有次一级地形,
如海盆、海岭、
海底峡谷(submarine canyon),尤以海底峡谷较为普遍。; 大陆坡底质以泥为主,还有少量砂砾和生物碎屑。沉积物比相邻的陆架和陆隆沉积物细,但在冰期海平面下降期间,大部分大陆架出露为陆地,河流向前推进到陆坡顶部附近入海,使陆坡上粗粒沉积物增多。在与山脉海岸相邻的狭窄陆架外的陡坡上,常见岩石露头。
陆坡沉积物主要是陆源碎屑,也有生物与化学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陆坡的进一步发育视控制因素的差别,可塑造成多种不同的陆坡类型:
①断裂型或陡崖型陆坡,主要受断裂作用,而侵蚀堆积的改造作用较弱,多见岩阶、陡崖.
②前展堆积型陆坡,陆源物质供应充分,陆坡在强烈沉积作用下逐渐向大洋推进,有的陆坡下部沉积厚达10 km左右,美国大西洋一侧陆坡多属这种类型。
③侵蚀型陆坡,沉积作用较弱,浊流和滑塌等侵蚀作用导致基岩裸露,地形复杂,如在海底峡谷和滑坡发育的地区。
④礁型陆坡,与珊瑚礁生长有关,陆坡陡峭,如尤卡坦半岛的陆坡。
⑤底辟型陆坡,低密度的蒸发岩或泥层在深埋后形成底辟,陆坡沉积层因而变形,海底呈不规则形态,如墨西哥湾一带。
;2.3.2.3 大陆隆
大陆隆简称陆隆,又称大陆裾、大陆基、大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津津有味·读经典Level3《威尼斯商人》译文和答案.docx
- (正式版)G-B 5135.10-200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10部分:压力开关.docx VIP
- 2023年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指南.pptx
- GB 50788-2012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docx VIP
- (正式版)G-B 5135.6-2018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6部分:通用阀门.docx VIP
- 上海市六年级(下)数学同步讲义 第9讲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doc VIP
- (正式版)-B 5135.5-2018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5部分:雨淋报警阀.docx VIP
- 《烟草秸秆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指南》编制说明.pdf VIP
- 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表(国家隐患排查导则版)(1).xlsx VIP
- DB34_T 3448-2019装卸软管定期检验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