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2(sy)
“成熟”的含义是,既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又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社会的发展。 武帝以后中央和地方监察体系的建立是监察制度成熟的表现,“三省六部制”是中央机构成熟的表现,“科举制”是选官制度成熟的表现,(行省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成熟的表现。) 柏扬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像皇帝的儿子们竞会跟平民一样,竞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划时代的突破”指的是 A.分封制的实行 B.郡县制的推行 C.科举制的创立 D.行省制度的创立 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比较 课堂设问:三省六部制设立的意义是什么? 1、集体宰相制 2、分工明确、相互合作 3、提高了行政效率 4、相互牵制 5、避免权臣大权独揽,利于加强皇权 有历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唐朝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与三权分立的区别 认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检察制度同中央集权的关系 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和检察制度,既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保证了中央集权制度的正常运转。 科举制:考试选官的制度(隋朝开创,唐朝完善,宋代发展,明清陷入困境) △探究:如何评价科举制? 实质:是一种将人才诱入最高权力者可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加强君主专制); 进步: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 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及文化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 促成了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有一定的合理性; 局限:明清八股取士,阻碍了思想文化的进步,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 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的封建王朝。在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秦代做了很多巩固统一、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重大事情。 常举:每年定期由各州郡长官规定名额向朝廷荐举人才之制。 非常举:根据皇帝需要临时指定的特别选士科目。 * 由统一转为分裂和长期战乱的时期。局限性:易被门阀势力左右,成为氏族把持政权的工具。 6.隋唐:________。 (1)原因: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2)来历:隋炀帝时,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 (3)完善:唐代,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 (4)发展:北宋,更为重视,导致选官过冗过滥;明清,八股取士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5)评价: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第3课 │ 课前梳理 科举制 第3课 │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其趋势 1.演变过程 (1)世官制:西周时期按照宗法血缘关系实行世卿世禄的选官制度。 (2)军功爵制: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的按军功授爵制度,替代贵族世袭的“世卿世禄”制。 (3)察举制:汉朝时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主要依据是个人在地方上的声望。 要点探究 (4)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实行。最初家世、才能并重;后来注重门第和家世,促进了士族制度的发展。 (5)科举制:隋朝创立,唐朝加以完善,宋元明清沿用,影响深远。 2.演变趋势: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了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第3课 │ 要点探究 察举与征辟 察举制 各郡国向国家推荐 人才称为察举。 征辟制 中央和地方官府向 社会征聘人才称征辟。 察举制 汉代实行的一种自下而上选拔人才的制度。看德行、才能,以举荐为主,辅以考试。 察访 任用 考试 察举与征辟 东汉末有这样一首歌谣讽刺察举制说:“举 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 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说当时推举出来的秀才 不识字,察选出来的孝廉对父亲不孝顺。被称为 “清白”的人像泥一样污浊,而出身高门的“良将” 却比鸡还胆小。 应该说,察举制和征辟制为国家荐举有德行 有才学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 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与被荐举人也容 易形成小集团。 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