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封建法律制度的统一_40515.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秦朝——封建法律制度的统一_40515

秦朝法制 ——封建法制的统一 小试牛刀 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 郡县长官均由皇帝罢免 B 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 C 小篆以外出现了隶书 D 私学也可以教授律令 解析:秦始皇以武力统一天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统治思想文化,而采取了禁私学、焚书坑儒等极端措施, 故D项错误。 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首先实践上述政治思想的是( ) A.封邦建国 B.置“三公”“九卿” C.确立皇帝制度 D.全国郡县化 解析: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糅和“法”、“术”、“势”,主张加强中央集权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道:“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 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 A.皇权专制与分封制 B.世袭制与中央集权制 C.皇帝制度与世袭制 D.宗法制与郡县制 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 A.定期朝觐皇帝 B.监督监察百官 C.负责地方行政 D.拥有世袭权 解析:材料描述的是郡县制,在这种制度下,地方官员主要是负责地方行政事务,不需要定期朝觐皇帝、监督百官,也没有世袭权,故C正确。 《荀子 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 B.设立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设立御史大夫为副相,负责监察百官 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解析:材料意思,墙外看不见,一里之外听不见;作为君主,应该对手下的官吏加强了解和控制。 封建法律制度的统一 秦朝的社会概况 秦朝的立法状况 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秦朝的司法制度 秦朝的社会概况(政治体制) 中央:三公 ?九卿。 地方:郡、县、乡、亭、里 经济方面:颁布了“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统一度量衡。 思想文化方面:焚书坑儒、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军事方面:驱逐匈奴、修建长城。 秦朝的立法状况 立法思想 云梦秦简 法律形式 立法指导思想 1.强调法律的同意适用 2.全面贯彻“以法为本”、“事断于法”的法制传统 3.明确君主独断,法自君出的君主专制统治地位 4.推行法家刑赏兼备、重刑轻罚、以刑杀为威的重刑主义 ?????????????????????????????????????? 云梦秦简 云梦秦简是1975年在湖北云梦城关睡虎地十一号秦墓中发掘的记载秦法律令的竹简。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秦律令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 第二部分:《法律答问》,以问答形式对秦律某些条文术语以及律文的意图所作的解释。 第三部分:《封诊式》,是关于审判原则以及对案件进行调整、勘验、审讯、查封等方面的规定和案例。 第四部分:《为吏之道》,官吏应遵守的一些原则要求。 法律形式 秦朝的法律形式,是在战国后期秦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律即秦律,是国家制定颁布的成文法,属于最基本的法律形式。 命、令、制、诏是皇帝代表国家发布的诏令圣旨或法令文告。 由于它们是由皇帝直接颁布的,因而法律效力一般高于其他法律形式,甚至凌驾于成文法典之上。 程是规章、章程的简称。 式是程式、格式的简称,是关于审理案件程序的司法规则或文书程式,供司法官员审理案件时参考使用。 课属检验、考核及督课性质的专门法规。 秦朝规定,法律的解释权属于官府或官吏,法律解释与法律条文具有同等效力。 判例是司法机关对案件进行审理判决的先例。 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秦朝的主要刑法原则 主要罪名 刑名 经济法律制度 行政法律制度 秦朝的主要刑法原则 1.刑事责任年龄与时效的规定 刑事责任年龄与时效 秦简是以身高标准确定成年与未成年的,即男高六尺五寸以上、女高六尺二寸以上为成年,大体相当十六七岁。 2.区分故意与过失的规定 3.加重刑罚的规定 秦律对累犯、五人以上的共犯及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教唆犯加重处罚。 4.减免刑罚的规定 秦律对犯罪后主动自首或消除犯罪后果者酌情减免刑罚。 5.诬告反坐的规定 秦律对故意诬告他人者,以所诬陷的罪刑进行处罚。 6.犯罪连坐的规定 犯罪连坐即一人犯罪,其他有关联的人一同株连受罚。 秦朝的主要罪名 1.危害专制皇权罪 (1)诽谤。(2)妖言。(3)妄言。(4)以古非今。(5)非所宜言。(6)废令;犯令。 2.妨害社会秩序罪 1)挟书;偶语诗书。(2)投书。(3)诬告。(4)诈伪。。 3.破坏经济秩序罪 (1)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