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七 植物病害12
植物病害的诊断 一、诊断的意义 准确的诊断鉴定,提出合适的防治措施来控制病害,力求减少因病所造成的损失。 植物医学不同于人体医学,服务的对象是植物,它的经历和受害程度,全凭植病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去调查与判断。 认识自然是为了改造自然。认识病害,掌握病害发生规律的目的为了防治病害。 及时准确的诊断,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可以挽救植物的生命和产量.如果诊断不当或失误(误诊),就会贻误时机,造成更大损失 植物病害的概念 一、植物病害的定义 由于病原物侵染或不适宜环境因素的影响,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在外部或内部形态上表现严重的病态,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称为病原。 并非所有植物病理变化过程的现象都称为病害,病害是相对于人类生产和经济损益而言的。 如“茭白”是叶原基受黑粉菌侵染后,生长畸形,其肿胀部分由于肥厚鲜嫩,提高了其经济价值;异常美丽的金心黄杨和银边虎尾兰是因为受到病毒的感染;羽衣甘蓝是食用甘蓝病变的产物;绿菊和绿牡丹也是病害的杰作。这些植物都被视为观赏园艺中的名花或珍品,经济和观赏价值大大提高,一般不作为病害处理。 茭白 金心黄杨 银边虎尾兰 羽衣甘蓝 绿菊 绿牡丹 症状可分为病状和病症。 病状是指植物得病后其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 病症是指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物在病部的表现,如霉层、小黑点、粉状物等。 所有的植物病害都有病状,但并非都有病症,病症只在由真菌、细菌、寄生性种子植物和藻类所引起的病害上表现较明显;病毒、植原体和类病毒等引起的病害无病症;线虫多数在植物体内寄生,一般体外也无病症;非侵染性病害也无病症。 植物病害一般先表现病状,病状易被发现,而病症常要在病害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才能显现。 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 1. 植物 为病原物提供必要营养物质及生存场所的感病植物,称为寄主。 当病原作用于植物时,植物本身会对病原进行积极的抵抗。 当植物的抵抗能力远远超过某一因素的侵害能力时,病害就不能发生。 2. 病原 引起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称为病原,是指病害发生过程中起直接作用的主导因素。 可分为侵染性病原和非侵染性病原。 3.环境条件 二、诊断的程序 对病植物进行诊断的程序 (1)症状的识别与描述; (2)调查询问病史与有关档案; (3)采样检查(镜俭与剖检等); (4)专项检测; (5)逐步排除法得出适当结论。 植物病害诊断要点 植物病害的诊断,首先要区分属于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 许多植物病害的症状有很明显的特点,一个有经验或观察仔细善分析的植病工作者是不难区分的。 在多数情况下,正确的诊断还需要作详细和系统的检查,而不仅仅是根据外表的症状,对于一个新手或经验不多的植保人员来说更为必要。 三、柯赫氏法则(Koch’s Rule) 有些病害特征明显,证据确凿,可直接诊断或鉴定,如霜霉病或秆锈病。但有好多场合是难以鉴定病原物的属种的,如花叶病易识别,由何种病原物引起就必须经详细鉴定比较后才能确认。 不能确定病原物的病害就应按柯赫氏法则的四步来完成诊断与鉴定。确定真菌病害或是病毒病害等。 柯赫氏法则具体内容 ( 1)(取样)在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 (2)(培养纯化)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 (3)(回接)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 (4)(重复)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性状与原来微生物记录 相同。 (二)应注意的问题: 柯赫法则与自然不能完全一致,柯赫实验是在其他微生物不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而在自然界微生物的区系是复杂的。 柯赫法则不能解决复合侵染的病害,柯赫法则知识证明1种菌引起的1种病害。 柯赫法则适于可以培养的真菌和细菌引起病害的诊断,对于其他则需按照法则的原则找出适当的研究方法。 (一)侵染性病害 真菌病害 细菌病害 病毒病害 线虫病害 寄生植物病害 自然孔口侵入 有些真菌可以从气孔、皮孔、水孔、蜜腺等自然孔口侵入。如锈菌的夏孢子,许多叶斑病的病原菌都是从气孔侵入的。寄生性较强的细菌如假单孢杆菌、黄单胞杆菌多从自然孔口侵入,少数线虫也从自然孔口侵入。 伤口侵入 伤口的种类很多,如修枝伤、叶痕、虫伤、灼伤、冻伤及机械损伤等。病毒和支原体从伤口侵入,寄生性较弱的细菌如棒杆菌、野杆菌、欧氏杆菌多从伤口侵入,许多兼生真菌也从伤口侵入,内寄生植物线虫多从植物的伤口和裂口侵入。 一般直接穿透侵入的病原物亦可从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而伤口侵入的多不能直接穿透或从自然孔口侵入。 这类由生物因子引起的植物病害都能相互传染,有侵染过程,称为侵染性病害或传染性病害,也称寄生性病害。田间常先出现中心病株,有从点到面扩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