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浮与沉》教学设计和反思
《浮与沉》教学设计和反思
徐水县教研室 刘丽霞
一、教学目标、重难点
科学探究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2、能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沉浮。
3、能找出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体验到证据对科学结论的重要性,注重实事求是。
尊重他人意见,乐于交流与合作。
?
科学知识目标:1、能判断身边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2、知道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设计实验,用不同的方法改变物体的沉浮。
二、教法学法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特点,本课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科学探究法、拓展延伸法等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科学课堂。1
学法:1、小组合作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由基础好的带动基础稍弱的学生,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2、实验探究法:让学生经历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性实验、总结汇报等探究过程。
三、教学支持:
??? 1、水槽,橡皮泥、石块、塑料尺、苹果、树叶、塑料瓶、铁钉、木板、泡沫、潜水艇模型及实验记录单每组一套。
??? 2、平底烧瓶一个,天平一架。
??? 3、课件:《乌鸦喝水》视频、物体的浮与沉、潜水艇在海中的沉浮运动flash动画。
??? 4、学生前后四人分成以小组进行实验探究。
七、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本着遵循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小组实验,获取新知→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展示成果,汇报交流→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小学一年级我们曾经学习过一篇名为《乌鸦喝水》的文章。请大家欣赏动画“乌鸦喝水”,边看边思考:“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
播放flash动画“乌鸦喝水”。
学生回答:因为石子放入水中会下沉,所以把水挤上来了,乌鸦就喝到水了。
??? 教师请同学们帮帮忙:平底烧瓶的底部有一些泡沫,瓶子不倒立,如何取出瓶中的泡沫?然后请几个同学亲自动手来试一试。
学生方法:向烧瓶中倒水,因为泡沫在水中上浮,所以加满水后泡沫就出来了。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物体(比如泡沫)放在水中会上浮,而有的物体(比如石子)放在水中会下沉,本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物体的浮与沉。
设计意图: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学生已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习状态,在轻松的氛围中初步感知了物体放到水中会有浮与沉不同的情况,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达到课始趣生的效果。
(二)小组实验,获取新知
阶段一:大家想不想知道哪些物体放在水中上浮,哪些物体下沉呢?同学们,准备好,我们马上要实验进行研究了。
1、认识实验材料:小组内说一说,在实验桌上都有哪些物体?边介绍,边对照实验报告单检查材料是否齐全。实验材料:橡皮泥、石块、塑料尺、苹果、树叶、塑料瓶、铁钉、木板、泡沫。
2、学生猜测:根据生活经验猜测一下哪些物体上浮,哪些物体下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对这些物品在水中是浮是沉进行猜测,把认为浮上来的物体放在一边,认为沉下去的物体放在另一边。把猜测的结果填在实验报告单上。
汇报本组的猜测结果:我们认为上浮的物体有……,下沉的物体有……,(把学生的不同意见突显出来,比如,多数同学认为苹果放在水中下沉,等实验结束后再来对比。)
3、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很容易得出实验方法:把物体放入水中,看看到底是漂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
实验前提醒学生的注意事项:
①轻轻地将材料贴近水面后再放入水中;
②每次放入一种,观察后取出分类放置;
③注意观察结果并认真记录。
汇报实验现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关注猜测有错误的小组说一说,实验的结果与猜测的结果一致吗?哪些物体猜错了?进一步说明了猜测的结论并不可靠。
阶段二:播放flash动画2——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
动脑筋想一想:是不是所有能浮在水上的物体都比沉下去的物体小或轻?
说说自己的看法(多数同学会认为上浮的物体都比下沉的物体小或轻)
教师拿出苹果和橡皮泥各一个,先把苹果和橡皮泥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托盘里,让大家观察苹果和橡皮泥的轻重,发现:苹果比橡皮泥重,然后再把这两种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态:苹果上浮、橡皮泥下沉。
通过这个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苹果比橡皮泥重,却上浮;橡皮泥轻却下沉。能浮在水上的物体不一定比沉下去的物体小或轻。重量不能决定物体的沉或浮,重量是影响沉浮的一个原因,但不是惟一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教学环节设计,阶段一让学生明确猜测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我们要用事实说话,证明事物的本来面目。阶段二通过对比实验突破了本节课的知识难点“重量不能决定物体的浮与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XX银行企业网上银行反洗钱工作指引.doc
- XX银行银行卡业务反洗钱工作指引.doc
- XX镇年度依法行政考核实施方案.doc
- XX镇庆七一文艺演出节目主持词.doc
- XX镇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汇报.doc
- xx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建议书.doc
- xx集团公司鼓励干部职工招商引资、融资的奖励办法.doc
- xx项目商业招商及运营顾问服务计划.doc
- xx高速公路路面标施工现场安全危险告知书.doc
- XX稀土矿开采与深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doc
-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等4地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pdf
-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 河南省商开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pdf
- 重庆市开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 云南省昆明仁泽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 《环境文本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规范》.pdf
- 《区域大气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技术规范》.pdf
- 《环境空气温室气体光声光谱法连续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
- 《美丽城市建设数据分级分类规范》.pdf
- 《大数据优化区域空气质量模拟排放输入数据技术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