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历史选修一知识整理_34690.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选修一知识整理_34690

历史选修1知识要点 1、梭伦改革 背景: 1、政治: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 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2、经济发展: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改革: 1、内容:经济上,“颁布解负令”;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政治上,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权力;建立“四百人会议”;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2、作用: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 3、特点:以不偏不倚的中立政策,来社会化解矛盾。 评价: 1、历史意义: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总之,其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历史局限: 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 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2、商鞅变法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 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军、政改革: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加强集权、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制定连坐法 3、文化风俗改革:“燔诗书、明法令”;改革社会风尚习俗、父子分居、一夫一妻 三、评价:秦国强盛、意义深远 1、作用:废除旧制度,创建新制度;促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2、表现 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设中央集权制度 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合国力:公元前343年,秦国已经成为富强之国,周天子派人送礼,各诸侯派人来称贺 3、局限性: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划清界限 4、消极影响: 推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导致了秦朝的暴政,对后世影响消极。 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倡导君主独裁专制,选错了政治体制的方向为后世君主专制埋下了祸根; 改革不彻底,所以在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特别是秦汉时期存在大量奴隶制残余。 3、王安石变法 一、变法的原因 (一)经济上:冗官,冗兵,冗费——造成积贫局面 1.出现背景:赵匡胤为防止割据分裂,将地方行政权、财权和军权收归中央,加强集权,弊端也明显。 2.弊端表现: 冗兵:从赵匡胤开始每逢灾年将流民编入军队。从全国各地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为防止 辽和西夏侵扰,在边防大量屯兵。 冗官:为削弱官员的权力,实行一官多职。每年通过科举制和恩荫赏赐方法大量授予官职。官吏因循苟且,相互牵制,效率低下,庞大官僚机构日益糜烂。 冗费:庞大军费官俸(冗官,冗兵)。大兴土木,修建寺院。 皇室开支不断增大。 每年给辽夏“岁币”(冗费)。 3、产生危害:“三冗”导致国家财政危机,形成积贫局面。 (二)军事上:策略失当,对辽夏战争失败——造成积弱局面 1、策略失当: 军事部署:实行“守内虚外”政策,一半禁军驻守京师及附近,造成边境相对空虚。 频繁调动:实行禁军轮流驻守京师,形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 2、对辽夏作战失败:(外患) 对辽作战:太宗被动防御,1004年澶州之战胜利却订立屈辱“澶渊之盟”,岁币银十万两,绢20万匹 对夏作战:屡败和议,给西夏“岁币”白银7.2万两,绢15.3万匹,茶3万斤。 战争结果:不仅没有解除辽、西夏的威胁,还是人民饱受战争之苦。 (三)阶级关系上——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和统治集团矛盾尖锐(内忧) 1.原因:北宋纵容土地兼并,使北宋中期大量土地被官僚和豪强兼并。 官僚豪强变相增加苛捐杂税,拼命压榨农民。 2.影响:造成阶级矛盾激化,各地起义此起彼伏,给北宋统治者以强烈震撼和沉重打击。 (四)揭开序幕——“庆历新政”(人物:宋仁宗、范仲淹、富弼) 1、背景:对西夏战争惨败后,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迅速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