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因子20140213.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候因子20140213

气候因子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地表能量的主要来源。 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同纬度上分布不均匀,使得地球上获得的热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太阳辐射这种纬度差异是造成各地气候差异的根本原因,在其影响下全球气候产生了热带、温带、寒带的差异。 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季节变化,主要是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结果。 季风环流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压带往往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冬夏间这些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是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另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等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 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 东亚分布着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南亚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风气候的对比 大气环流影响下的气候类型 易错点区分 信风是常年稳定的风 季风是季节性变化的风。 下垫面对气候的影响 下垫面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又是空气运动的边界面,它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十分显著。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 1、海陆分布与气候 2、地形与气候 3、洋流 海陆分布与气候 海洋的热力状况 ①海洋温度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②低纬西部海温高于东部,中、高纬东部海温高于西部(受寒、暖流的影响); ③北半球各纬度平均海温高于南半球相应纬度; ④全球平均海温(17.4℃)高于气温(14.3℃),海洋是大气的热源; ⑤海水温度变化小于同纬度的大气和大陆。 海洋的动力状况 海洋的动力差异,引起沿岸气流的辐合辐散不同。 1)在离岸风的作用下,海洋表层水随风离岸,深层海水上涌,海面降温,大气层结稳定,少雨。 2)在向岸风的作用下,海洋表层水向岸辐合,表面海水下沉,大气层结不稳定,沿岸地区多雨。 海洋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1)海洋是大气运动的直接能源:海洋吸收了进入地表的太阳辐射的80%,且其中的85%贮存在海洋表层,这部分能量以长波有效辐射、潜热、和显热交换形式输送给大气。 2)既是大气巨大的热量贮存库,又是大气温度的调节器; 3)是地球上CO2的贮存库:以缓解人类活动排放CO2产生的温室效应有重要作用; 4)洋流在高低纬度间的热量传输上起重要作用。 海陆分布与气温 1)冬季,海洋上水温比气温高,相对大陆而言,海洋是大气的热源,大陆是冷源; 2)夏季,海洋上水温比气温比,相对大陆而言,海洋是一个冷源,大陆是热源; 由于海陆温度时空分布不均匀,从而产生了气压梯度,形成周期性季风和海陆风,影响天气和气候。 海陆分布与大气水分 1)对蒸发和空气湿度的影响:距海越近,直接受海洋气流影响的地区,空气中含水汽就越多,反之越少; 2)对云、雾的影响:迎风海岸地区多云,内陆少云;海上雾日多,以春夏相对较多,且多为平流雾(暖湿气流吹到较冷的海面,下层空气变冷,极易达到饱和而凝结成平流雾); 3)对降水的影响:受海风影响的陆地降水多,且从沿海向内陆减少; 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A)海洋性气候——在大陆上,深受海洋影响和调节所形成的气候; B)大陆性气候——远离海洋,深受大陆影响和调节所形成的气候。 (2)特征: 地形与气候 地形与气候 影响气候的地形因素有:海拔、山脉走向、长度、坡向、坡度、地表形态、组成物质等,它们对太阳辐射、空气温度、湿度和降水等都有影响: (1)地形对辐射状况的影响 (如高山、高原、阳坡得到的太阳辐射多等) (2)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高大地形动力阻止寒流和热流,引起其方向和速度的改变;山地气温随海波高度增高降低,南坡温度高于北坡等)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1)促进降水的形成: ①山脉对气流的机械阻障,强近抬升,加强对流,促进凝云致雨; ②山地阻挡气团和低值系统移动,使之缓行或停滞,延长降水时间增加降水强度; ③当气流进入山谷时,由于喇叭口效应引起气流辐合上升,成云致雨; ④山区地形复杂,各部分受热不均匀,容易产生局部热力对流,促进雷阵雨或热雷雨; ⑤山地崎岖不平,因磨擦作用产生湍流上升也会促进降水。 2)影响降水的分布 ①高大地形影响四周大范围降水分布 ②地形本身各部分降水分布差异悬殊 A)高原内部降水量随着海拔增高而递减; B)山地降水量随着海拔增高而增多,但有一个最大限度,超过此高度,山地降水量不再随着高度递增; C)迎风坡多雨,为“雨坡”,背风坡雨少,为“雨影” D)山地多夜雨,主要在凹洼的河谷或盆地。因为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密度在原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谷底,汇聚后被近抬升,如果盆地中原来的空气比较潮湿,则被抬升后即能成云致雨。 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1)青藏高原的冷热源作用 高原地面与同高度的下垫面相比: A)冬季青藏高原是冷源,四周大气向高原地气系统输送热量,以12月及1月最大; B)春、夏季青藏高原是热源,向四周大气输送热量。 2)青藏高原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