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防台渡汛方案.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度防台渡汛方案

永嘉县瓯北三江标准堤 第二阶段工程Ⅰ标 (合同编号:SJBZDSG-03) 2013年防台度汛方案 编制: 校核: 审查: 批准: 编制单位: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永嘉三江标准堤第二阶段施工Ⅰ标项目部 编制日期: 2013年2月 28 日 2013年防台度汛方案 1 概述 1.1 工程概况 永嘉县瓯北三江标准堤工程,位于永嘉县南部的瓯北镇三江片,楠溪江与瓯江交汇处,楠溪江东岸,瓯江北岸,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工程起于楠溪江河口上游约3.7km左岸的后江水库,沿楠溪江南下在河口折向东沿瓯江北岸至新建村的开垟水闸,全长12.120km。 本工程第二阶段实施瓯江下段长岙闸(下阶段另行实施)以下至工程终点(开垟闸),桩号6+800~12+120,长5.32km,包括标准堤5.32km;重建和加固水闸4座。分别是梅园水闸(外移重建、桩号7+569,规模2孔×3m)、中村水闸(加固、桩号9+660,规模2孔×2.5m)、挂彩水闸(外移重建、桩号10+900,规模2孔×3m)和开垟水闸(原址重建、桩号12+120,规模2孔×3m)。 本工程标段为桩号6+800~9+800段堤防工程及梅园水闸、中村水闸工程施工。 1.2结构形式 根据地形、地质、冲淤变化条件和现有建筑物状况,瓯江下段堤线总体分为三段、共十二个典型断面进行设计。 第一段为长岙下游沿山段(桩号6+800段~7+120段),该段现状岸线内侧为G104国道,国道内侧紧邻山体,堤线范围地质条件相对较好,采用直立式衡重式挡墙结构,堤顶高程6.1m,防浪墙高程6.4m,堤顶宽度3.5m。 第二段为梅园至中村段(桩号7+120~9+680),地形狭长,北侧梅园村,南临瓯江。堤线沿老堤布置,对原有老堤进行加高加固。堤顶高程6.1m,防浪墙高程6.4m,堤顶宽度4.5m。 第三段中村至开垟闸段(9+680~9+800),堤线基本沿着老堤布置,对老堤进行加高加固。对部分凹岸进行裁弯取直,使堤线更加平滑顺直。堤顶高程6.2m,防浪墙高程6.5m,堤顶宽度6.0m。 1.3 水文气象及地质 1.3.1水文气象 (1)流域概况 永嘉县瓯北三江标准堤工程,位于永嘉县南部的瓯北镇三江片,楠溪江与瓯江交汇处,楠溪江东岸,瓯江北岸,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工程起于楠溪江河口上游约3.7km左岸的后江水库,经两次转弯终于瓯江左岸新建村的开垟水闸,全长12.120km,终点距瓯江口约20km。三江片总集水面积15.13km2(工程实施后),其中北部为山区,面积为5.8km2,西部、南部沿瓯江狭长带为平原,面积为9.33km2。区内现共有排水河道14条,总长12.14km,其中东西走向的5条,长3.44km;南北走向的9条,长8.70km。现有水闸9座,总设计流量158.56m3/s。 (2)气象 工程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终年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无霜期长,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明显。 临近的温州站多年平均气温17.85℃,极端最高气温39.3℃,极端最低气温-5℃;多年平均风速2.0m/s,最大风速36.8m/s;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1%,多年平均蒸发量1442mm,多年平均日照1799h,多年平均无霜期282d。 (3)陆地水文 温州站多年平均降水量1718mm,年最大降水量为1991年的2420mm,年最小降水量为1979年的1103mm。工程区多年平均径流深921.9mm,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395万m3。 (4)海洋水文 工程区瓯江楠溪江河口上游约3.0km有温州潮位站,楠溪江河口下游约16.0km有龙湾潮位站,两站相距约19.0km;楠溪江上游有上塘潮位站,距离河口约18km。 瓯江自温溪以下为感潮河段,全长78km。本工程所在的梅岙至龙湾段,为河口过渡段,长38km,其河床演变同时受陆域与海域双向来水、来沙条件共同控制,表现为河床冲淤幅度较大,主槽不稳定、滩槽变化快等特点。潮汐为非正规浅海半日潮,潮汐特征除受外海天文因素控制外,还受上游径流变化影响,潮差大、流急。 工程区受季风气候影响,风向和风速季节性变化较明显,夏季盛行偏东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全年最多风向为东风。 上塘站、温州站、龙湾站潮汐特征值见表1.3.1-1。 (5)设计暴雨 三江片内无雨量站,选择附近的温州西山雨量站1967~2007年共41年雨量资料,按PⅢ型曲线适线计算设计暴雨。同时根据《浙江省短历时暴雨》计算设计暴雨。 表1.3.1-1 潮汐特征值表 (单位:m) 特征项目 上塘 温州 龙湾 高潮位 最高高潮位 9.70 5.55 5.53 多年平均最高潮位 7.10 4.22 4.10 多年平均高潮位 4.89 2.55 2.52 低潮位 多年平均低潮位 1

文档评论(0)

panguo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